神仙簿上愧非夫,诏作疑丹两入炉。
诗里几曾吟芍药,花中方得见菖蒲。
阳春唱后应无曲,明月圆来别是珠。
莫下蓬山不回首,东风犹待重抟扶。

解析:

酬杨学士

  • 译文: 向杨学士表达的敬意和谢意。
  • 注释:
  • “酬”:回应,感谢。
  • “杨学士”:指代一位有学问和地位的人。
  • “致”:表示对某人的敬意和感谢。

神仙簿上愧非夫,诏作疑丹两入炉。

  • 译文: 在神仙的记录本上感到惭愧,我被诏令制作两种仙药并把它们放入火炉中炼制。
  • 注释:
  • “仙人簿”:古代记载仙人事迹的书籍。
  • “夫”:在这里指仙人。
  • “诏作疑丹”:皇帝的诏令。
  • “疑丹”:一种珍贵的药材。
  • “两入炉”:两次放入火炉炼制。

诗里几曾吟芍药,花中方得见菖蒲。

  • 译文: 我从未在诗中赞美过芍药,但在花中才能见到菖蒲。
  • 注释:
  • “诗里”:诗歌之中。
  • “吟”:咏诵,赞美。
  • “芍药”:一种植物,常用于比喻美好。
  • “菖蒲”:一种草本植物,常用来象征吉祥和长寿。
  • “方得见”:才能够看到。

阳春唱后应无曲,明月圆来别是珠。

  • 译文: 在阳春白雪之后不会再有新曲调,而月圆之时也显得更加明亮和珍贵。
  • 注释:
  • “阳春”:古时指《阳春白雪》,一种高雅的音乐。
  • “唱后”:音乐结束或演奏完毕。
  • “曲”:乐曲,此处泛指音乐。
  • “明月圆”:月亮圆满。
  • “别是珠”:特别珍贵如同珍珠一样。

莫下蓬山不回首,东风犹待重抟扶。

  • 译文: 请不要离开蓬山,不要回头离去,春天的风还会再次帮助我。
  • 注释:
  • “莫”:不要。
  • “蓬山”:神话中的蓬莱山,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境界。
  • “不回首”:不愿意回顾过去。
  • “东风”:春风,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 “重抟扶”:重新获得力量和支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通过与杨学士的对话,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敬仰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心中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