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阮咸宅,九派竹林前。
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
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
才子今朝去,风涛思渺然。
【注释】
①赞:同“赠”。浔阳:今江西九江。阮咸宅:即阮籍宅,在今江西省南昌市西郊的青岚山麓。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竹林前:竹林之前。花屿:花岛。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形容江水、云雾之壮阔,景色之幽美。
②南巷:指江南一带的小巷。海气入东田:东海的水汽吹拂着东方的土地。
③才子:这里指沈赞府,沈友谅的儿子。去,离去。
④风涛思渺然:想见沈赞府离去后,江上波涛浩渺,自己思念之情难以言表。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友人之作。首联写景,描绘了送别的地点;颔联写景,描绘了送别之地;颈联写情,表现了离别之际的心情;尾联写景,表现了对友人的祝愿。全诗构思巧妙,想象丰富,富有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
“浔阳”是今江西九江的代称;“阮咸宅”,指阮籍的居所。首联点明送别的地方。“九派”二句,先写江流,再写山势,写出了江水的浩瀚和山林的高耸。“花屿”二句,写江中岛屿。江中有小岛,岛上长满了花草树木,与江水相辉映,显得特别美丽。这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写出江水的浩渺。“花屿”句暗寓“花屿高如浪”;“云峰”句暗寓“云峰远似天”。“浪”、“天”相对,形象地写出了江水的浩渺。“江声”三句,描写江水的声音。“在南巷”,“入东田”,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江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流动的气势。“南巷”、“东田”与前面的“九派”、“云峰”相对应,使整个画面更加完整。
“才子今朝去”一句,点出送别的对象。沈赞府要去拜访叔父(指沈友谅),诗人送他走,心中十分难过,所以有“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之句,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风涛”二字,既写出了江上的形势险要,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不安。
此诗为送别诗,但并不一味渲染离愁别绪,而是通过描写山水之美来表达惜别之意。全诗结构严谨,想象丰富,构思精巧,情景交融,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和自然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