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二月柳依依,西出流沙路渐微。
阏氏山上春光少,相府庭边驿使稀。

杂曲歌辞伊州入破第二

长安二月柳依依,西出流沙路渐微。阏氏山上春光少,相府庭边驿使稀。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所作《杂曲歌辞·入破第二》的一部分,通过描绘长安二月的柳树和春天的景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中提到了从长安出发向西行进的道路逐渐变得狭窄,这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时间的流逝。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在阏氏山上春天的光芒较少,而在相府庭边驿站上的使者也显得稀少。这些细节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和历史深度的画面。

诗句“长安二月柳依依”描绘了春天长安城的美丽景象。这里的“二月”指的是春季,而“柳依依”则形象地描绘了柳树随风轻摆的姿态,给人一种柔美而生机勃勃的感觉。这种描绘手法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好,还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西出流沙路渐微”这句诗中的“流沙路”可能是指古代通往西域的一条道路,而“路渐微”则表达了这条路逐渐变得不那么明显或难以察觉的情况。这个意象的使用不仅增强了诗的神秘感,也暗示了诗人对未知世界或远方的向往。

“阏氏山上春光少”中的“阏氏山”可能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而“春光少”则表达了春天在这里并不那么丰富或强烈。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独特感知。

“相府庭边驿使稀”这句诗中的“相府庭”可能指的是某个重要的官府或权力中心,而“驿使稀”则表示在这个区域或者在这个时间点,来来往往的使者并不多。这一描述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背景,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的观察。

《杂曲歌辞·入破第二》通过对长安二月的柳树、西出的流沙路、阏氏山上的春光和相府庭边的驿使的描述,构建了一个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充满历史深度的画面。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还反映了他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