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桐馀一干,风雨日萧条。
岁晚琴材老,天寒桂叶凋。
已悲根半死,复恐尾全焦。
幸在龙门下,知音肯寂寥。
孤桐
疏桐馀一干,风雨日萧条。
岁晚琴材老,天寒桂叶凋。
已悲根半死,复恐尾全焦。
幸在龙门下,知音肯寂寥。
注释:
- 孤桐:指孤独的梧桐树。梧桐是一种常绿乔木,其木材坚硬,纹理细致,常用来制作家具或乐器。
- 疎桐:即“疏”,稀疏的意思;“疏桐”指稀疏的梧桐树。
- 馀:剩下。
- 一干:一根树干。
- 风雨日萧条:形容风雨交加,梧桐树显得十分萧条、荒凉。
- 岁晚:一年将尽的时候。岁晚通常用来形容时间的推移,也用来形容年老或事物衰败的状态。
- 琴材老:指琴弦因长期使用而变旧,失去了原有的弹性和音质。
- 天寒桂叶凋:形容冬天寒冷时,桂花叶子凋落的情景。
- 已悲:已经悲伤,表示对梧桐树已失去生机的惋惜。
- 已悲根半死:根指梧桐树的根部,半死表示部分枯萎或死亡。
- 复恐尾全焦:担心整个梧桐树被风雪摧毁,无法再存活。
- 幸在龙门下:幸运地生长在有遮蔽的地方,避免风吹雨打。
- 龙门:这里比喻一个可以提供庇护的地方,也可以理解为梧桐树下的空地。
- 知音:懂得欣赏自己的人,喻指能够理解并欣赏自己才能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梧桐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诗中的“孤桐”象征着作者孤独的人生经历,而“疏桐馀一干,风雨日萧条”则形象地描绘了梧桐树在风雨中独自承受着凄凉的景象。诗人感叹岁月如流,梧桐树虽已年老但仍坚韧地生存,但终究抵挡不住天寒霜雪的摧残。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人生易逝的感慨以及对知己难寻的无奈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