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在剑门外,新年音信稀。
自为千里别,已送几人归。
陌上月初落,马前花正飞。
离言殊未尽,春雨满行衣。
注释:
送裴璋还蜀因亦怀归:裴璋
客在剑门外,新年音信稀。
自为千里别,已送几人归。
陌上月初落,马前花正飞。
离言殊未尽,春雨满行衣。
注释:
送裴璋还蜀因亦怀归:裴璋
满院花开不似贫出自《又》,满院花开不似贫的作者是:雍陶。 满院花开不似贫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满院花开不似贫的释义是:满院花开不似贫:意指即便身处贫困之中,只要内心充满希望和美好,就像院子里盛开的花朵一样,也能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不输给那些富足的人。 满院花开不似贫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满院花开不似贫的拼音读音是:mǎn yuàn huā kāi bù shì
闭门客到常疑病出自《又》,闭门客到常疑病的作者是:雍陶。 闭门客到常疑病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闭门客到常疑病的释义是:闭门客到常疑病:闭门在家,客人来访常让人怀疑自己是否生病了。 闭门客到常疑病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闭门客到常疑病的拼音读音是:bì mén kè dào cháng yí bìng。 闭门客到常疑病是《又》的第1句。 闭门客到常疑病的下半句是
雨气夜侵楼出自《句》,雨气夜侵楼的作者是:雍陶。 雨气夜侵楼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雨气夜侵楼的释义是:雨气夜侵楼:雨气在夜晚侵入楼中。 雨气夜侵楼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雨气夜侵楼的拼音读音是:yǔ qì yè qīn lóu。 雨气夜侵楼是《句》的第2句。 雨气夜侵楼的上半句是:江声秋入寺。 雨气夜侵楼的全句是:江声秋入寺,雨气夜侵楼。 包含雨气夜侵楼这句的诗词的全文
江声秋入寺出自《句》,江声秋入寺的作者是:雍陶。 江声秋入寺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江声秋入寺的释义是:江声秋入寺:秋天的江水声伴随着秋风传入寺庙。 江声秋入寺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江声秋入寺的拼音读音是:jiāng shēng qiū rù sì。 江声秋入寺是《句》的第1句。 江声秋入寺的下半句是:雨气夜侵楼。 江声秋入寺的全句是:江声秋入寺,雨气夜侵楼。
与君兼鹤是三人出自《访友人幽居二首 其二》,与君兼鹤是三人的作者是:雍陶。 与君兼鹤是三人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与君兼鹤是三人的释义是:与君兼鹤是三人:您与老夫,再加上这只鹤,共为三人。这里以鹤自喻,表示自己与友人志同道合,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的品格。 与君兼鹤是三人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与君兼鹤是三人的拼音读音是:yǔ jūn jiān hè shì sān rén。
尽日弄琴谁共听出自《访友人幽居二首 其二》,尽日弄琴谁共听的作者是:雍陶。 尽日弄琴谁共听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尽日弄琴谁共听的释义是:整天弹琴,却没有人来共同聆听。 尽日弄琴谁共听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尽日弄琴谁共听的拼音读音是:jǐn rì nòng qín shuí gòng tīng。 尽日弄琴谁共听是《访友人幽居二首 其二》的第3句。
竹冷花迟剩驻春出自《访友人幽居二首 其二》,竹冷花迟剩驻春的作者是:雍陶。 竹冷花迟剩驻春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竹冷花迟剩驻春的释义是:竹冷花迟剩驻春,意指竹林中清冷,花朵开放较晚,春天的景色仍得以停留。 竹冷花迟剩驻春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竹冷花迟剩驻春的拼音读音是:zhú lěng huā chí shèng zhù chūn。 竹冷花迟剩驻春是《访友人幽居二首
莎深苔滑地无尘出自《访友人幽居二首 其二》,莎深苔滑地无尘的作者是:雍陶。 莎深苔滑地无尘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莎深苔滑地无尘的释义是:莎草深密,苔藓滑润,地面无尘。 莎深苔滑地无尘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莎深苔滑地无尘的拼音读音是:shā shēn tái huá dì wú chén。 莎深苔滑地无尘是《访友人幽居二首 其二》的第1句。 莎深苔滑地无尘的下半句是
黄鹂枝上啄樱桃出自《访友人幽居二首 其一》,黄鹂枝上啄樱桃的作者是:雍陶。 黄鹂枝上啄樱桃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黄鹂枝上啄樱桃的释义是:黄鹂枝上啄樱桃:黄鹂在树枝上啄食樱桃。 黄鹂枝上啄樱桃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黄鹂枝上啄樱桃的拼音读音是:huáng lí zhī shàng zhuó yīng táo。 黄鹂枝上啄樱桃是《访友人幽居二首 其一》的第4句。
深院客来人未起出自《访友人幽居二首 其一》,深院客来人未起的作者是:雍陶。 深院客来人未起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深院客来人未起的释义是:深院客人来访,主人尚未起床。 深院客来人未起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作品,风格是:诗。 深院客来人未起的拼音读音是:shēn yuàn kè lái rén wèi qǐ。 深院客来人未起是《访友人幽居二首 其一》的第3句。 深院客来人未起的上半句是
诗句:渺渺楚江上,风旗摇去舟。 译文:辽阔的楚江之上,旗帜随风飘扬,船儿缓缓离去。 注释:渺渺:辽阔无边的样子。楚江:长江在古代被称为“楚江”,是连接南北的重要水道,流经多个省份。风旗:指飘扬的旗帜,通常用于指引方向或象征军队。摇去:指船儿随着风向慢慢驶离。舟:这里指的是船只。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江边送别画面。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楚江的辽阔与船行的缓慢
秋露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译文: 白露时节,秋色渐浓,月光如洗,清辉洒落在庭院之中。 注释: 1. 白露: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公历9月上旬。 2. 暧秋色:形容秋天景色的温暖和多彩。 3. 月明清漏中:夜晚月光明亮,时间指向深夜。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的小诗。开头两句写景,白露时分,秋色渐浓,月光皎洁,洒在庭院。接下来三句,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
孤桐 疏桐馀一干,风雨日萧条。 岁晚琴材老,天寒桂叶凋。 已悲根半死,复恐尾全焦。 幸在龙门下,知音肯寂寥。 注释: - 孤桐:指孤独的梧桐树。梧桐是一种常绿乔木,其木材坚硬,纹理细致,常用来制作家具或乐器。 - 疎桐:即“疏”,稀疏的意思;“疏桐”指稀疏的梧桐树。 - 馀:剩下。 - 一干:一根树干。 - 风雨日萧条:形容风雨交加,梧桐树显得十分萧条、荒凉。 - 岁晚:一年将尽的时候
【注释】 圭峰:山名,在今陕西户县西南。 宿寺:在寺庙中住宿。 蓬阁:用蓬草编成的房屋,这里指官舍。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首联写自己与友人离别,诗人送别友人李少府,希望他不要远行,因为“还期又不赊”;颔联写自己与少府分别时的情景,“身闲多宿寺”,意思是自己闲居在家的时候,常常住在寺院中;颈联写自己与友人分别后的心情,“罢钓临秋水”,意思是说已经结束了钓鱼的休闲活动,面对着秋夜的水光
【注释】 1. 南行:指向南行进。 2. 春已满:春天已经走完了。 3. 路半水茫然:走到半路时,看到水面茫茫一片。 4. 楚望花当渡:指在楚国的边城望见花盛开的地方,是渡口,可以过河。 5. 湘阴橘满川:指在湖南湘阴县(现在属湖南省)看见橘子成熟满山遍野。 6. 山横湖色上,帆出鸟行前:山横在湖面上,帆影出现在鸟儿的前面。 7. 此任无辞远:指这次任职,没有理由推托远离家乡。 8. 亲人贵用还
注释: 1. 赠宗静上人:这是一首赠诗,作者以僧人为题,表达了自己对僧人的敬意和赞美。 2. 世上方传教:世上正在传播教义。 3. 山中未得归:山中尚未能回家。 4. 闲花飘讲席:闲适的花飘落在讲经讲法的地方。 5. 驯鸽污禅衣:驯养的鸽子污染了僧人的衣物。 6. 积雨谁过寺:连绵的雨水使得谁也不能经过寺庙。 7. 残钟自掩扉:寺庙中的残钟也自行关闭了大门。 8. 寒来垂顶帽,白发剃应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