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
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
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的夜晚,看到水边的树木、池塘里的秋色,感受到秋天的气息,于是产生了一些感慨和思考。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 水木夕阴冷,池塘秋意多:
- 水木:指水边的树木,这里的“水”可能指的是小溪或湖泊。
- 夕阴冷:傍晚时分,天色渐暗,树木显得格外阴暗。
- 池塘秋意多:池塘里也弥漫着浓浓的秋天的气息。
- 庭风吹故叶,阶露净寒莎:
- 庭风:庭院中的风。
- 故叶:已经落下的叶子。
- 阶露:台阶上的露水。
- 寒莎:冷清的草。
- 愁燕窥灯语,情人见月过:
- 这里描述的是燕子和恋人在夜晚的行为。
- 愁燕:因思念而感到忧愁的燕子。
- 窥灯语:偷偷看着灯光说话。
- 情人见月过:恋人们看到月亮就分开了。
- 砧声听已别,虫响复相和:
- 砧声:打更的声音。
- 听已别:听到这声音后,他们决定分别。
- 虫响复相和:其他虫子的声音再次响起,暗示他们虽然分开,但内心依然有联系。
译文:
水边的树木在傍晚时显得阴暗,池塘里的秋天气息更加浓郁。
庭院里的风轻轻吹动着那些已经落下的叶子,台阶上的露水让冷清的草显得更加清新。
因思念而感到忧愁的燕子偷偷看着灯光说话,恋人们看到月亮后就各奔东西。
听到打更的声音后,他们决定分别,而其他虫子的声音再次响起,暗示他们虽然分开,但内心依然有联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水边景色、黄昏的氛围以及人物的活动,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情感变化。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水木”、“故叶”、“阶露”、“寒莎”、“愁燕”等,都富有深意。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感受,抒发了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生活的感慨。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很有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