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倚军功有侠名,可怜毬猎少年情。
戴铃健鹘随声下,撼佩骄骢弄影行。
觅匠重装燕客剑,对人新按越姬筝。
岂知儒者心偏苦,吟向秋风白发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少年侠客的形象。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释义和注释:

  1. “不倚军功有侠名”: 这句话描述了这个少年侠客没有依赖军功来获得侠义的美名。这里的“倚”表示依靠、依赖。

  2. “可怜毬猎少年情”: 表达了对这个少年侠客纯真无邪的感情的同情。毬猎(即射箭)是一种古代的狩猎活动。

  3. “戴铃健鹘随声下,撼佩骄骢弄影行”: 描述了少年侠客骑着健驹(健壮的马)在打猎时的场景。健鹘(健壮的鹘鸟)随着声音落下,象征着他敏锐的洞察力;而骄傲的骢马(骏马)则映衬出他的自信和勇敢。

  4. “觅匠重装燕客剑,对人新按越姬筝”: 提到了少年侠客想要重铸燕客剑,并尝试弹奏越姬筝的情景。这表明他不仅渴望武力上的提升,还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5. “岂知儒者心偏苦,吟向秋风白发生”: 最后一句揭示了这位少年侠客的内心世界。虽然他外表英武,内心却是孤独和痛苦的。他感叹自己已经白发苍苍,只能在秋风中吟诵诗歌来抒发内心的哀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少年侠客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唐代文化中侠客精神的复杂性。一方面,他追求武功的精进和武艺的精湛,另一方面,他也有着文人的才情和儒者的情怀。诗中的少年侠客,既有英雄气概,又有文人的雅致,这种矛盾的性格使得他成为了一个立体且复杂的人物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