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有啼时,子规声不歇。
春寒四邻静,独叫三更月。

闻子规

百鸟有啼时,子规声不歇。
春寒四邻静,独叫三更月。

注释

  •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唐代:杜荀鹤
    楚天空阔月成轮,蜀魄声声似告人。
    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译文
  • 天高地阔,一轮明月高悬夜空,月光下的杜鹃声声嘶叫,似乎在告诫人们;
  • 我独自站在寂静的庭院里,仰望那挂在夜空中明亮的月亮,听着杜鹃的悲鸣,感受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 在这寂静的夜晚,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也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坚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