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居此地,少有事相关。
积雨荒邻圃,秋池照远山。
砚中枯叶落,枕上断云闲。
野客将禅子,依依偏往还。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要分析诗句的内容以及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最后结合全诗的主题思想来分析作答。本题要求赏析诗中三、四两句“砚中枯叶落,枕上断云闲”的妙处,这需要考生对这两联的意境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能够准确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词,并加以赏析。

第三句“积雨荒邻圃”,写的是诗人居处附近的田园景色。积雨之后,田野一片荒凉,草木杂生,杂草蔓生,连周围的邻居都很少来访了。“积雨”二字点明了时间,“荒”字点明景物特征,写出了诗人居处的偏僻和环境的荒凉,为下文写景做了铺垫。

第四句“秋池照远山”,是写秋池之景。秋天的阳光洒在池塘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远处的山峰也清晰可见。这句诗描写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通过秋池与远方山峰的映衬,突出了诗人居处环境的清幽和静谧。诗人在这里以秋池之景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世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向往之情。

第五句“砚中枯叶落,枕上断云闲”,是写诗人自己的内心感受。砚中的叶子已经干了,落在了纸上;枕上的云雾也已经散尽,变得悠闲自在。这里的“砚”、“枕”都是文人常用的物品,代表着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诗人用这两个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第六句“野客将禅子,依依偏往还”,是写诗人与客人之间的交往。这里的“野客”指的是诗人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品茶、谈心。而“禅子”则是指禅师们,他们常常静坐修炼,追求精神上的解脱。诗人与这些朋友一起品茶谈心,度过了许多愉快的时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也逐渐疏远了,彼此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少了。因此,诗人在这里用“依依偏往还”来形容与朋友之间的距离,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薄。

【答案】

僻居无可上人相访

自从居此地

少有事相关。

积雨荒邻圃

秋池照远山。

砚中枯叶落

枕上断云闲。

野客将禅子

依依偏往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