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曾持论,天南化俗行。
旧房山雪在,春草岳阳生。
晓了莲经义,堪任宝盖迎。
王侯皆护法,何寺讲钟鸣。
送僧
大内曾持论,天南化俗行。
旧房山雪在,春草岳阳生。
晓了莲经义,堪任宝盖迎。
王侯皆护法,何寺讲钟鸣。
注释:
大内:皇宫内的宫殿。
曾持论:曾经讨论过。
天南:南方的天空。
化俗:教化世俗之人。
旧房山: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南省。
春草:春天的植物,这里指生长的嫩草。
晓了莲经义:明白《莲花经》的意义。
堪任宝盖迎:能够担任保护者的身份。
王侯:古代君主或诸侯。
护法:守护佛法。
何寺:何处寺庙。
讲钟鸣:寺庙中钟声响起。
赏析:
这首诗是送一位云游四方、阅历丰富的苦行僧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高僧的敬重和赞扬之情。诗中的“大内曾持论,天南化俗行”描述了僧人曾经在大内宫庭中讨论宗教问题,然后在南边传播佛法。“旧房山雪在,春草岳阳生”则描绘了诗人送别僧人时的场景,山中的雪还未融化,而远处的春草已经萌发,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更新。“晓了莲经义,堪任宝盖迎”表达了僧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作为护法使者的崇高地位。“王侯皆护法,何寺讲钟鸣”则强调了僧人的影响力,即使是国王和诸侯也会尊重他的教诲,而且他的讲法声声回荡在寺庙之中。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佛教的敬仰和对僧人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