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重无过知内制,从前礼绝外庭人。
看花在处多随驾,召宴无时不及身。
马自赐来骑觉稳,诗缘见彻语长新。
应怜独向名场苦,曾十馀年浪过春。
注释:
清重无过知内制:指的是清高的品格没有超过对内宫的礼仪。
从前礼绝外庭人:指的是以前在宫廷中的地位很高,曾经受到皇帝的宠爱和重视。
看花在处多随驾:指的是在出行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各种美丽的花朵。
召宴无时不及身:指的是皇帝经常召唤自己到宫中参加宴会。
马自赐来骑觉稳:指的是自从得到了自己的坐骑之后,骑马的感觉更加稳定了。
诗缘见彻语长新:指的是因为诗歌被皇上赏识,因此创作出的诗篇也更加新颖。
应怜独向名场苦:指的是自己因为科举考试而独自面对困难,感到痛苦和无助。
曾十馀年浪过春:指的是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一直在科举考试中度过春天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自己仕途经历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官场中的境遇,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悲哀。
首句“赠”字开篇,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表达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接着,诗人通过对过去的经历的回忆,描绘了自己在官场中的困境和挣扎。诗人回忆了自己曾经得到皇帝的赏识,以及因此带来的荣誉和地位的提升。然而,这些荣耀的背后,却隐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第二句“清重无过知内制,从前礼绝外庭人”,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境遇,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的怀念和感慨。诗人曾经在宫廷中受到皇帝的宠爱和重视,而现在却只能在朝廷上默默无闻。这种巨大的变化让诗人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悲哀。
第三句“看花在处多随驾,召宴无时不及身”,诗人通过描述自己看到美丽的花朵,以及皇帝时常召唤自己去参加宴会的情景,描绘了自己在官场中的处境。诗人看到这些美好的事物,却只能远远地欣赏,而不能亲自参与其中。同时,皇帝的召宴也让诗人感到自己仿佛成为了一种装饰品,随时都会被丢弃。
第四句“马自赐来骑觉稳,诗缘见彻语长新”,诗人在这里通过自己的坐骑和诗歌的创作,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自从得到了皇帝赐予的坐骑之后,诗人觉得自己的心境变得更加稳定。而诗歌的创作也因为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而变得新颖起来。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背后,却是诗人深深的无奈和悲哀。
最后一句“应怜独向名场苦,曾十馀年浪过春”,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于科举考试的无奈和悲哀,描绘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诗人因为科举考试而独自面对困难,感到痛苦和无助。过去的十多年里,自己一直在科举考试中度过春天的时光,却始终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这种无尽的等待和希望的破灭,让诗人倍感痛苦。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诗人自己仕途经历的不同阶段,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悲哀。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读后深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