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闻长啸春风里,荆棘丛边访旧踪。
地接苏门山近远,荒台突兀抵高峰。
这首诗的作者为阮籍,是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人。下面是对每一句诗的具体释义:
- 如闻长啸春风里,荆棘丛边访旧踪。
- “如闻长啸”指的是仿佛听到了长啸声,“春风里”则表明是在春季,春风通常与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相关联。
- “荆棘丛边”描绘了一个荒凉或被遗忘的场景,荆棘象征着障碍和困难。
- “访旧踪”意味着寻找过去的痕迹,可能指的是过去的某个地方或是与某人的回忆。
- 地接苏门山近远,荒台突兀抵高峰。
- “苏门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方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苏州附近,这里可能是诗人寻找的地点之一。
- “近远”表示距离远近,诗人在描述这个位置的时候,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于这个地方的情感联系或者地理位置的熟悉程度。
- “荒台突兀抵高峰”描绘了荒废的台子突兀地耸立在山峰之上,这里的“高峰”可能指的是周围的自然环境或者是某种象征性的高点。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春天的某个时刻,在荆棘丛生的荒野中寻找过往的地方或回忆的场景。通过使用“长啸”、“荆棘丛边”等意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的感慨和对现状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丰富意象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