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谁见凿时初,走水南来十里馀。
楼上日斜吹暮角,院中人出锁游鱼。
【注释】
小池:院中小水池。滕校书:指滕昭业,唐代人,曾任秘书省校书郎。使院:使臣的官署。小池:即小潭。谁见:是谁看见?凿时初:凿成的时候。“初”是“才”的意思。走水:流水。南来十里馀:流经院中向南流了十里有余。余:满、多的意思。锁游鱼:关着鱼笼捕鱼。锁:把鱼关起来,不让它逃走。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秘书省校书郎时,当时滕昭业任中书舍人,他经常在使院里饮酒作乐,诗人常去拜访滕校书。诗描写了滕校书使院小池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滕校书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之情。
第一句说,小池是谁见过它刚凿成的时候?诗人用反诘语气问,突出小池虽美但尚未被人们发现。第二句说,这股清泉从何处来?“南来十里馀”,水流经滕校书的使院南流十里有余,可见泉水来自南方,而滕校书所在的使院正好在南方。这两句一问一答,既写出了小池的位置,也写出了小池之水的来路。第三句说,这时楼上传来了日暮时分吹奏的角声;第四句说,院中有人走出门来关着鱼笼钓鱼。这两句紧承上两句,描绘出一幅晚景图,使人仿佛听到了那悠扬的角声,看到那闲散的人影。
此诗以小池为题,实为写滕校书使院小池塘之景色和生活情趣。全诗语言平易,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