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春别镜陂,罢郡未霜髭。
行李逢炎暑,山泉满路岐。
云藏巢鹤树,风触啭莺枝。
三省同虚位,双旌带去思。
入城宵梦后,待漏月沉时。
长策并忠告,从容写玉墀。
【注释】
残春:春天即将结束之时,指暮春时节。别镜陂:在今湖北随县东南。镜陂是汉景帝刘启所修的皇家园林,因水清如镜而得名,这里代指故乡。罢郡:卸任官职。未霜:还未有白头发。髭:胡须。行李:行装或旅途中携带的东西。山泉:山间泉水。岐:岔路。云藏巢鹤树:指高高的树上停着的鹤,云彩遮蔽其身。巢鹤:指栖息于树枝上的鹤,比喻隐者。风触啭莺枝:指春风拂动着莺鸟婉转啼叫的枝条。啭莺:婉转鸣叫的黄莺。三省:指朝廷三公之位,此处泛指朝政。双旌:古代朝廷仪仗中的两种旗帜,这里借指朝廷官职。去思:离别之情。入城:进入京城,指归京。宵梦:夜间梦境。待漏:等待皇帝召见。月沉时:月亮落下时。长策:长远的计划或建议。忠告:直言规劝。玉墀:皇宫内铺设玉石的台阶。从容:不慌不忙地。
【赏析】
《送南卓归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之一。此诗为送别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离情别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
首联“残春别镜陂,罢郡未霜髭。”诗人以“残春”二字勾勒出暮春时节的景象,接着写自己离开家乡的情景。这里的“罢郡”指的是诗人卸任官职,“未霜”指的是尚未有白头发。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离别家乡时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颔联“行李逢炎暑,山泉满路岐。”诗人继续描述自己旅途中的感受。这里的“行李”指的是行装和旅途中携带的物品,“炎暑”则是指炎热的天气。诗人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述,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和不易。而“山泉满路岐”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颈联“云藏巢鹤树,风触啭莺枝。”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风景。这里的“云藏巢鹤树”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高高树上停着的鹤被云彩遮蔽的场景,而“风触啭莺枝”则形容了春风拂动着黄莺婉转啼叫的枝条。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尾联“三省同虚位,双旌带去思。”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己仕途生涯的看法。这里的“三省”指的是朝廷三公之位,而“双旌”则是朝廷官员的仪仗旗帜,这里借指朝廷官职。诗人认为自己虽然已经离开了家乡,但仍然关注着朝廷政事的发展。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尾联“入城宵梦后,待漏月沉时。”诗人以“宵梦”一词结束了全诗。这里的“宵梦”可以理解为夜晚的梦境,也可以理解为夜晚的到来。诗人以“入城”二字暗示了自己已经回到家中,而“待漏月沉时”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让人感到宁静而美好。这两句诗既呼应了开头的“残春别镜陂”,也表达了诗人对家国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李商隐的才华横溢和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