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却烟尘寇初剿,深水高林放鱼鸟。
鸡人唱绝残漏晓,仙乐拍终天悄悄。
【译文】
扫除了烟尘的侵扰,才刚刚剿灭了寇贼,深水中、高树上,放生鱼鸟。
鸡人击响了绝弦的铜壶,晓天将亮的时候,仙乐悠扬,奏到尾声,天地悄然无声。
【注解关键词】
- 扫却烟尘:扫除尘土,比喻扫除祸患、消除灾祸。
- 残漏:古代计时器,即漏壶。漏壶是古代一种滴水计时的仪器,有十二时辰之分,故称十二时,简称“漏”。
- 高林:高高的树林。
- 放鸟鱼:放生,施舍给鸟兽和鱼虫。
- 仙乐:指道教音乐,如《云璈》、《清商》等曲调,多用在道观中。拍终:指乐曲结束。天悄悄:天地之间一片安静,没有一点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清晨的诗。诗的前四句写拂晓时分,天刚蒙蒙亮,诗人就起来练功。这时,他听到鸡鸣报晓,又看到宫中的漏壶已滴完最后一滴水,于是便走出宫门,来到庭院里练剑。练完后,他在庭院里漫步,来到池边,看到池中的鲤鱼、鲫鱼游得悠闲自得,于是他就从袖中取出一把小刀,把它们放回池塘。这时,他听到天上传来一阵阵悠扬的音乐。原来这时是道教音乐《云𫈵》、《清商》响起的时候,这音乐传到人间来,使人间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这首诗以练剑为线索贯穿全篇,表现了诗人早起苦练的情景。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练剑以后的心情。诗人听到鸡鸣报晓,看到漏壶已经滴完最后一滴水,知道天快亮了,就起床练习武艺了。这时,他还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道教音乐《云𫈵》、《清商》。这音乐传到人间来,使人间充满了欢乐的气氛,使人听了都感到十分愉快。
第三四句写诗人听到音乐以后的所思所感。他看到池中的鲤鱼、鲫鱼游得如此悠闲自在,不禁想起自己平时练剑时是多么艰苦,而鱼儿在水中畅游,无忧无虑,多么自由。因此他决定以后每天黎明以前就开始练剑,以便能早日练成武艺,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两句写诗人练剑完毕以后的所思所感。这时,天空渐渐亮了,他听到天上传来了道教音乐《云𫈵》、《清商》。这时他想到自己的武艺还未练成,不能像道士那样自由自在地修炼,只能听一听这优美的乐曲,聊以自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