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自斜窗梦自惊,衷肠中有万愁生。
清猿处处三声尽,碧落悠悠一水横。
平子定情词丽绝,诗人匪石誓分明。
会须携手乘鸾去,箫史楼台在玉京。
【注释】
- 代人赠别:代指别人,即作者的朋友,在诗中以“君”称之。
- 月自斜窗梦自惊:月亮斜挂在窗前,梦中惊醒。
- 清猿处处三声尽,碧落悠悠一水横:猿猴的叫声四处回荡,天空广阔无边,一条大江横贯其中。
- 平子定情词丽绝,诗人匪石誓分明:平子(曹植)的情书写得美丽绝伦,诗人(李白)用石头发誓表示坚定的决心,表达出他们真挚的感情和对对方的深情厚意。
- 会须携手乘鸾去,箫史楼台在玉京:我们一定要手拉着手,一起乘着鸾凤飞翔而去,箫史、萧氏女在天宫里生活的情景历历在目。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与友人离别之际,挥笔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全诗意境深远,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富有韵味。
首句“月自斜窗梦自惊”,描绘了一幅月夜下的静谧画面,月光斜照在窗上,使得诗人的梦境被惊醒。这种景象使人联想到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思念之情。
第二句“衷肠中有万愁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巨大情感波动。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虑和悲伤,仿佛有无数的忧愁涌上心头。这一句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也揭示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
第三句“清猿处处三声尽,碧落悠悠一水横”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清幽的猿声回荡在四周,仿佛已经消失殆尽;而那宽阔的天空中流淌着一条大江,仿佛穿越了一切困难和障碍。这两句诗以自然界的景象为背景,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离别的感慨。
第四句“平子定情词丽绝,诗人匪石誓分明”提到了两位著名的文人,曹植和李白。曹植的情书被认为是非常美丽的,而李白则以石头誓言来表达自己的坚定决心。这两句诗既赞美了两位文人的作品,又体现了他们在友情中的深厚情感。
第五句“会须携手乘鸾去,箫史楼台在玉京”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与友人约定要携手共进,乘着鸾凤飞向远方;同时,他们还期待着在天上的仙山瑶池中相见。这两句诗既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又体现了他们对友情的坚守和执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流畅,读来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