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游门馆一樵夫,只爱吟诗傍药炉。

旌旆满江身不见,思言记得颍川无。

赵嘏的《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是一首颇具特色的诗作,通过对诗句的逐句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含义及其背后的文化意涵。下面将结合原文进行逐一分析:

  1. 诗句解读
  • “琴酒曾将风月须”:此句表明诗人在闲暇之余常常饮酒弹琴,享受着与自然风光和美好时光的交融。
  • “谢公名迹满江湖”:这里提到的谢公可能指的是唐代大文豪白居易,其名迹遍布四海,象征着文人墨客的广泛影响。
  • “不知贵拥旌旗后,犹暇怜诗爱酒无”:表达了对那些虽身居高位却仍能保持文人本色的人的敬佩,即使身披官服、旗帜飘扬,也依然能抽时间欣赏诗歌和品味美酒。
  • “东省南宫兴不孤,几因诗酒谬招呼”:这里的“东省南宫”可能是指翰林院,意味着即使在朝廷内任职,诗人仍保持着文人的自由精神和生活态度。
  1. 译文对照
  • 原诗翻译为:“曾经在门馆游玩时遇见一位樵夫,他只喜欢吟诗并靠近药炉。”
  • 译文:“早游门馆一樵夫,只爱吟诗傍药炉。”
  1. 注释说明
  • 早游门馆一樵夫:这句描述了诗人在早晨游玩时遇见的一个樵夫。这里的“早游”可能表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而“门馆”则指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诗人在这里遇见了一个普通的樵夫,与他交谈并感受到了一种质朴的人文气息。
  • 只爱吟诗傍药炉:描绘了这位樵夫除了砍柴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吟诗。这里的“药炉”可能指的是樵夫家中的药锅或用于熬药的工具,而“吟诗”则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樵夫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种超越身份地位的平等和自由。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尊重和对普通人物的赞赏。这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细腻把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不仅是一首赞美隐逸山林生活的诗作,更是一篇充满深意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还能够从中汲取到对于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的深刻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