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蝉声乱日初曛,弦管楼中永不闻。
独奈愁人数茎发,故园秋隔五湖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分析诗句的意思以及诗人的情感。本题中,第一句是说蝉鸣声乱了一天的阳光,第二句说的是在楼中永远听不到乐器的声音,第三句写自己因愁思而落发,第四句说故园秋景隔着五湖云天遥隔。最后一句“愁人”二字点明了作者的心境。考生作答时注意对全诗的理解与分析。
【答案】
译文:
聒噪的蝉声扰乱了一天的阳光,楼中永远听不到弦管声。
只有那愁人的鬓发,被西风染白。
赏析: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夏日傍晚的景色。“噪蝉声”三字,将夏日黄昏时蝉声聒噪、嘈杂的气氛渲染得十分充分,也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初曛”二字,则点出了时间。日初昏,天色已暗,但暑气犹存,所以有这噪蝉声。“弦管楼中永不闻”,这是说在楼中再也听不到音乐声,可见夏日之闷热。此诗以“噪蝉声”起兴,以“弦管楼中永不闻”结束,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从诗的意境看,它描绘的是一片喧扰、沉闷的气氛,而诗人却偏要以“永不闻”三字来表达自己的清静心境。这既是一种反衬,也是一种夸张。
后四句转入写诗人自己的感受。“独奈愁人数茎发”,是说自己因为心中愁绪太多,以至于头发一根接一根地落下来。“故园秋隔五湖云”,则是说他远在江南,家乡的秋意被云雾隔断了。这句诗中的“故园”二字,既是眼前景物,也是回忆中的故乡;“秋隔”二字,不仅写出了秋天的萧瑟,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这首诗写夏日傍晚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在喧嚣中追求清静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