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冤魄化为禽,永逐悲风叫远林。
愁血滴花春艳死,月明飘浪冷光沈。
凝成紫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
肠断楚词归不得,剑门迢遰蜀江深。

注释及赏析

咏子规

  • 千年冤魄化为禽:描述子规(杜鹃鸟)作为冤魂化成的生物,继续在自然界中生存和鸣叫。
  • 永逐悲风叫远林:子规永远伴随着悲凉的风声,在远方的树林中鸣叫,表现出一种永恒的孤独与哀愁。
  • 愁血滴花春艳死:杜鹃在春天鲜艳地开放时,其啼叫声如同鲜血一般,使得花朵失去了生机直至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 月明飘浪冷光沈:夜晚明亮的月光下,杜鹃仿佛带着冰冷的光晕飞翔,声音低沉而悲伤,给人一种深沉的美感。
  • 凝成紫塞风前泪:子规在寒冷的北方边关的风中凝结成晶莹的泪珠,象征着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无法抑制的情感。
  • 惊破红楼梦里心:杜鹃的鸣叫声让人联想到《红楼梦》中的情节,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 肠断楚词归不得:楚辞的悲伤旋律让人心痛到无法自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剑门迢遰蜀江深:子规在遥远的蜀地(古代四川一带)的剑门山发出凄厉的啼鸣,声音悠长而深邃,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忧伤和无奈。

译文

千年冤魂化为禽,永远跟随悲风在远林间啼唱。
愁血滴落于盛开的花上,春光虽艳却已凋零。
夜幕降临时,月光照映着它那冷光闪烁的身影,仿佛带着无尽的哀伤。
它的啼哭声化作了一道亮丽的光芒,穿透了紫塞的风前,唤醒了人们的心。
它的声音让《红楼梦》中的人物心生感动,引发了人们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肠断楚辞般的悲鸣回荡在心头,让人无法回归现实。
遥远的蜀地剑门山上,子规的啼声穿越山谷传来,声音深沉且遥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子规鸟的古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子规鸟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如“千秋怨魄化禽”、“愁血滴花春艳死”以及“月明飘浪冷光沈”,都深刻地表现了子规鸟的形象和情感。同时,诗中的“肠断楚词”和“剑门迢遰”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故乡、历史和文化的深深眷恋。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