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茅只约钓鱼台,溅水鸬鹚去又回。
春卧瓮边听酒熟,露吟庭际待花开。
三江胜景遨游遍,百氏群书讲贯来。
国步未安风雅薄,可能高尚掞天才。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结茅只约钓鱼台” - 这一句描绘了诗人选择隐居之地的情景,”结茅”指的是搭建简陋的住所,而”钓鱼台”可能是他选择的地方具有钓鱼的意境或者与钓鱼有关的自然景观。
  2. “溅水鸬鹚去又回” - “溅水”可能意味着水花飞溅的景象,而”鸬鹚”是水鸟的名字,这里可能指诗人在水边的生活或观察。
  3. “春卧瓮边听酒熟” - 描述了春天时诗人在瓮边休息的场景,”瓮”通常指陶制的一种容器,可能用于储存或烹饪。
  4. “露吟庭际待花开” -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在清晨时分,当露珠还挂在草叶上时,便开始吟诗作赋,等待花朵开放。
  5. “三江胜景遨游遍” - 三江可能指的是长江、黄河和珠江等三条重要的江河,诗人在这里提到游览这些大河的美景。
  6. “百氏群书讲贯来” - “百氏”可能指的是各种学问或学科,而“讲贯”则暗示有系统地学习。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勤于学习的精神和对广泛知识的渴望。
  7. “国步未安风雅薄” - 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当前状况的关注,认为社会风气尚未纯正。
  8. “可能高尚掞天才” - 这里提到了”高尚”和”掞”(才华横溢),诗人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仍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做出贡献。

译文:

结茅只约钓鱼台,
溅水鸬鹚去又回。
春卧瓮边听酒熟,
露吟庭际待花开。
三江胜景遨游遍,
百氏群书讲贯来。
国步未安风雅薄,
可能高尚掞天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隐居生活及其哲学思考的作品。从整体上看,诗歌采用了典型的隐士生活描写,通过描绘具体的自然景象、生活细节和个人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社会责任以及文学创作的兴趣和追求。

首句“结茅只约钓鱼台”,直接点明了诗人选择隐逸生活的地点——一个可以钓鱼且环境优美的地方。这不仅是对生活环境的描述,也隐含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第二句“溅水鸬鹚去又回”,则是对自然环境中水鸟行为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生态的细致观察力和对生命多样性的尊重。同时,这种场景也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不仅描绘了日常生活的安逸,如在瓮边品酒听歌,还在庭院中等待花开,这些都展现了诗人追求简单生活和内心平和的愿望。

最后几句则转向对学识的追求和对社会的关心。虽然社会环境复杂,但诗人仍然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和文学理想,认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仍然能够通过个人的才华为国贡献力量。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