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策联华是国华,春来偶未上仙槎。
乡连南渡思菰米,泪滴东风避杏花。
吟聒暮莺归庙院,睡消迟日寄僧家。
一般情绪应相信,门静莎深树影斜。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和译文:

  1. 凤策联华是国华,春来偶未上仙槎。
  • 注释:凤歌(凤词)与国家的华丽繁荣相对应。“仙槎”指的是天上的云船,这里比喻飞往远方的梦想。
  • 译文:我为国家繁荣而感到骄傲,春天来临却未能踏上去往天国的云船。
  1. 乡连南渡思菰米,泪滴东风避杏花。
  • 注释:南渡指南宋时期,菰米是一种南方常见的食品。“避杏花”可能是指避开杏花的花香,象征着离别之情。
  • 译文:我怀念故乡的美味菰米,在春风中眼泪滴落以躲避盛开的杏花。
  1. 吟聒暮莺归庙院,睡消迟日寄僧家。
  • 注释:吟聒意为大声吟咏,暮莺即傍晚的鸟儿。“迟日”指的是太阳迟迟升起。
  • 译文:我在黄昏时分吟诵诗句,让鸟儿回归庙院;夜晚我入睡于僧家的庭院,让时间慢慢流逝。
  1. 一般情绪应相信,门静莎深树影斜。
  • 注释:一般的情绪可以理解为普遍的情感或生活态度,门、莎、树影均为自然景物。
  • 译文:我相信我们共有的情感应当被信任,门前的草地宁静,树林的影子斜斜地投在地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对国家繁荣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感受。首句通过对比“国华”与“仙槎”,表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憧憬和对个人成就的自豪。第二句则透露出一种遗憾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不能如愿以偿的无奈心情。第三句反映了诗人在自然界中找到的慰藉和孤独感,通过描写暮鸟归巢和夕阳西下的景象,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最后两句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坚定。整体而言,诗作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豪情壮志,也有淡淡忧愁,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