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事东流共不回,春深独向渼陂来。
乱前别业依稀在,雨里繁花寂寞开。
却展渔丝无野艇,旧题诗句没苍苔。
潸然四顾难消遣,只有佯狂泥酒杯。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首句“春深独向渼陂来”是全诗的缘起,点明作者来到此地的时间和季节。第二句“乱前别业依稀在”,表明这里曾是战乱时期人们避难的地方。第三句“雨里繁花寂寞开”,说明此时此地的景色是凄凉的。第四句“却展渔丝无野艇”,表明作者已经没有心情再欣赏风景。第五句“旧题诗句没苍苔”,说明作者在这里游览过,并且留下了痕迹。最后两句“潸然四顾难消遣,只有佯狂泥酒杯”,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之情。

2.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与掌握。结合注释中的注释可知,此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当时他漂泊不定,居无定所,经常处于颠沛流离之中,因此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彷徨。

3.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赏析时注意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及语言特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如本诗第一句“春深独向渼陂来”,是全诗的缘起,点明作者来到此地的时间和季节。“春深”二字,不仅交代了时间,而且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独向”二字,表明作者独自一人来到这里,流露出一种孤独感。“来”是“往昔之事”的意思。“共不回”,表明此处已是过去的景象,不能挽回。“春深”与上句相呼应,写出了作者来到这个地点的时间,为下文作铺垫。

4.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理解。此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中,有实景也有虚景。“昔事东流共不回”一句中“昔事”指昔日之事,即杜甫当年离开长安时的往事;“东流”指大江之水向东流去,不可回头,暗喻杜甫当年离开京城长安时的一去不返;“共不回”是指此事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后六句都是虚景。“却展渔丝无野艇”一句中的“渔丝”指钓鱼用的丝线,“野艇”指野外的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了野艇,也看不到钓鱼的人了。“旧题诗句没苍苔”一句中的“旧题”指以前曾经刻过诗的石碑,“没苍苔”意为石碑已经被青苔覆盖住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里的石碑已经被青苔覆盖了,上面刻着的诗句也已经消失了。“潸然四顾难消遣,只有佯狂泥酒杯。”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四下张望,感到十分无聊,只有借酒消愁,以酒浇愁了。

【答案】

译文:

当初离别京城时,大江之水向东流去,永远不复返,春天来临独自来到这地方。战乱之前曾在此居住的房屋依稀可见,但如今却已荒芜,满地落叶。

如今看到钓鱼人空手而归,连野艇也没有留下。石碑上的诗句早已被青苔遮盖,再也找不到当年的诗句。

四处张望却难以排遣心中的孤寂,只能借酒解愁,醉倒于酒杯之间。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当时他漂泊不定,居无定所,经常处于颠沛流离之中。此诗通过描绘眼前景物,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与彷徨。

首联“春深独向渼陂来”点明了时节和心境。“春深”一词,不仅交代了时间,而且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独向”,表现出诗人独自一人来到这里,流露出一种孤独感。“来”是“往昔之事”的意思。“共不回”,“共”字有“都”“一起”之意,“不回”则表明此处已是过去的景象,不能挽回。“春深”与上句相呼应,写出了作者来到这个地点的时间,为下文作铺垫。

颔联“乱前别业依稀在”,是全诗的重点。“别业”指诗人当年离开京城长安时的住所。“依稀”意谓隐约模糊。“乱前”,即安史之乱发生之前的时期。“乱前别业”指的是杜甫当年离开京师长安时的住处。诗人用一个“留”字把两个时间连接起来。杜甫由长安到成都,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定居在草堂这个地方。草堂位于今成都市西郊,原是诗人杜甫在战乱中临时搭建的简陋草屋。草堂附近有条河叫锦江,杜甫常在这里钓鱼饮酒、观景赋诗,所以后人又称它为杜公堤。杜甫在成都生活了四年多时间,在这期间他也曾迁居多次。

颈联“雨里繁花寂寞开”,是杜甫对草堂美景的追忆。“雨里”是下雨的时候,“繁花”指盛开的花朵。杜甫在成都的生活非常惬意,他常常邀请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到这里聚会,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画,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然而这种美好的生活并不长久,不久以后就发生了变故:“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杜甫不得不再次逃离成都,最终漂泊在外。“寂寞开”三字既写出了花朵的孤单无依,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尾联“却展渔丝无野艇,旧题诗句没苍苔”是全诗的结穴之笔。杜甫在成都草堂的生活虽然安逸惬意,但是内心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忧愁和不安,这种情绪一直延续到他晚年。“却展渔丝无野艇”,意思是说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了野艇,也看不到钓鱼的人了。杜甫曾经在《绝句》中写道:“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杜甫一生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他的诗歌也充满了悲凉与哀怨。

尾联“旧题诗句没苍苔”一句中的“旧题”指以前曾经刻过诗的石碑,“没苍苔”意为石碑已经被青苔覆盖住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里的石碑已经被青苔覆盖了,上面刻着的诗句也已经消失了。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

这首诗采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中,有实景也有虚景。“昔事东流共不回”一句中“昔事”指昔日之事,即杜甫当年离开京城长安时的往事;“东流”指大江之水向东流去,不可回头;“共不回”是指此事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后六句都是虚景。“却展渔丝无野艇”,意思是说: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了野艇,也看不到钓鱼的人了。 “旧题诗句没苍苔”,意思是说:这里的石碑已经被青苔覆盖了,上面刻着的诗句也已经消失了。 “潸然四顾难消遣,只有佯狂泥酒杯”,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四下张望,感到十分无聊,只有借酒消愁,以酒浇愁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