泐潭形胜地,祖塔在云湄。
浩劫有穷日,真风无坠时。
岁华空自老,消息竟谁知。
到此轻尘虑,功名自可遗。

【注释】

泐潭:在今江西修水县境内。祖塔:《庐山记》云:“庐山有佛塔,名石门,唐元和中建。”石门是庐山的著名古迹之一。石门山:位于庐山东北面,因山形如石门而得名。《庐山图经》云:“石门山,一名匡山,上有匡庐山寺。”

云湄(méi):云雾缭绕的岸边。

穷日:一天之久。

真风:指佛法真谛。无坠时:永不衰败。

岁华空自老:岁月流转不停,自然年岁已老。

消息竟谁知:世事变化莫测,究竟谁能知道呢?

轻尘虑:摆脱世俗纷扰的烦恼。

功名:指功名利禄。

遗:遗忘。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庐山石门祖师洞的七言绝句,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净土宗教义的理解。

前两句写泐潭祖塔之胜。“形胜地”点明地理位置,“云湄”写出了其周围环境。后两句写劫难与真理永存。“浩劫有穷日,真风无坠时”,意为大劫难有终结之时,而佛教的真理永远不会消逝,这里以“穷日”和“无坠时”作对仗,形象地说明了“真风”的永恒性。

中间四句抒发了诗人对世间万事、名利得失的看法。前两句“岁华空自老,消息竟谁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名利得失的看法。岁华即时间流逝,“空自老”表明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消息竟谁知”表达了对世间名利得失看法的淡泊和超脱。后两句“到此轻尘虑,功名自可遗”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法。“轻尘虑”表示对名利地位的看淡,“功名自可遗”则是对名利地位的超然,即认为功名可以抛弃,不必过于追求。

全诗通过对泐潭祖塔、石门山的描述,以及对世间名利得失的看法,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净土宗教义的理解。诗中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净土宗教义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