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
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

这首诗是诗人为黄蘖山僧希运所作的赠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曾传达士心中印,额有圆珠七尺身”:这一句描述了僧人的外貌特征,他的额头上有一颗圆润的珍珠,象征着他的智慧和悟性。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僧人的智慧和修行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2. “挂锡十年栖蜀水,浮杯今日渡漳滨”:这一句描述了僧人的修行历程。他曾经在四川的山水间修炼了十年,现在又在漳河边上度过这个重要的时刻。这里的“浮杯”一词,可能是指僧人在水上行走的情景,也可能是指他在佛法上的游刃有余。

  3. “一千龙象随高步,万里香华结胜因”:这一句描绘了僧人修行的成果。他有一千名弟子跟随在他的左右,这些弟子都是龙象,象征着他们的修行水平已经非常高了。而僧人自己则已经达到了一种高深的境界,这种境界被称为“万里香华结胜因”。

  4. “拟欲事师为弟子,不知将法付何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敬佩之情。他认为僧人不仅自己修行到了极高的境界,而且还愿意传授给他人,这是一种非常高尚的品质。但是,他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他要拜这位僧人为师,应该选择哪个人呢?这个问题反映了诗人对佛法传承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黄蘖山僧希运的诗。通过对诗句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僧人的尊敬和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僧人外貌、修行历程、成果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僧人的高深境界。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传承的思考,引发了读者对于佛法传承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