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前蔽日多高树,竹下添池有小渠。
山客野僧归去后,晚凉移案独临书。
【解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首句写屋檐下的树木遮蔽了太阳;次句写竹下添池的小渠;三、四句写山客野僧离去后,自己独自面对晚风读书的情景。全诗通过描写晚凉时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独处时的孤独、寂寞之感,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情感。
(1)
“晚凉”即晚风,指傍晚时分吹来的微风或凉爽的气息。这里用“晚凉”作为诗歌题目,既点明时间,又渲染出夜晚来临前的宁静氛围,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感。颔联写晚来时的自然景物。“蔽日”形容树高遮天。“多”强调数量之多。“添池”指在竹下添建水池。“有小渠”说明小渠与水池相通。这两句写屋檐下的树木遮蔽了太阳;竹下添池的小渠。
(2)
“山客”“野僧”,指隐居山林的游士和尚。“归去”指离开。“晚凉移案独临书”,意思是:山中游士、和尚们离去之后,我只好独自面对晚风阅读书籍。尾句“独临”点出题中之“晚凉”。“移案”意为放下书籍。“临”即靠近、对着。“书”指书卷。“独立”指独自一人。这两句写诗人在山客和野僧离去之后,独自对着晚风阅读书籍的情景。
【答案】
示例:
晚风清,
凉意生。
高树遮日,
竹下添池。
独对晚风,
静读诗书。
赏析:“晚凉”是题目,也是诗中的意象,是整首诗的核心。晚风清,凉意生,高树遮日,竹下添池,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幽深的氛围,为后面的抒情奠定了基调。而“独对晚风,静读诗书”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那沉浸在书中世界的宁静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