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綦文动,因知玉产幽。
如天涵素色,侔地引方流。
潜润滋云起,荧华射浪浮。
鱼龙泉不夜,草木岸无秋。
璧沼宁堪比,瑶池讵可俦。
若非悬坐测,谁复寄冥搜。
《赋得玉水记方流》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积水綦文动,因知玉产幽。
这两句诗描绘了积水流动的情景,从中可以感受到玉的质地。綦文指的是清澈的水面上的纹理,暗示着水的纯净和美丽。
如天涵素色,侔地引方流。
这两句诗进一步描述了玉的特性。比喻玉如同天空般深邃、纯洁,又如同大地般坚实、宽广。引方流则形象地描绘了玉的流动状态,如同大地一样包容万象。
潜润滋云起,荧华射浪浮。
这两句诗描写了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潜润滋指的是玉的滋润作用,能够滋养云朵升起;荧华射浪浮则是形容玉的光芒四射,仿佛能映照在水面上,使浪花闪烁。
鱼龙泉不夜,草木岸无秋。
这两句诗表达了玉的美好与永恒。鱼龙泉指的是美丽的自然景观,不夜则意味着其永续不断的美丽和生机。草木岸则象征着生命的延续,无秋天则强调了自然界四季更替的恒久不变。
璧沼宁堪比,瑶池讵可俦。
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玉的品质。璧沼和瑶池都是传说中的美玉所在,用来形容其他事物时,都显得不够完美。这里的比喻是为了强调玉的珍贵和卓越。
若非悬坐测,谁复寄冥搜。
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对于玉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悬坐测量指的是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寄冥搜则是指借助想象力和直觉去追寻事物的本源。这里的比喻表明了作者对于玉的深入理解和珍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玉的描绘,展现了玉的纯洁、美丽、永恒和卓越品质。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将玉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凸显了玉的独特之处。同时,诗中也蕴含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通过对玉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和谐、万物共生的理念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