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赏层台迥,登临四望频。
熙熙山雨霁,处处柳条新。
草长秦城夕,花明汉苑春。
晴林翻去鸟,紫陌阅行人。
旅客风尘厌,山家梦寐亲。
迁莺思出谷,鶱翥待芳辰。

春台晴望

追赏层台迥,登临四望频。

熙熙山雨霁,处处柳条新。

草长秦城夕,花明汉苑春。

晴林翻去鸟,紫陌阅行人。

旅客风尘厌,山家梦寐亲。

迁莺思出谷,鶱翥待芳辰。

注释:

  • 追赏:欣赏、赞美。
  • 层台:高高的楼阁,这里指高楼。
  • 四望:四面眺望。
  • 熙熙:形容天气晴朗时阳光明媚。
  • 山雨霁:山区的雨后天晴。
  • 处处:到处,每一处。
  • 草长:草丛生长茂盛。
  • 秦城:秦朝的都城,这里指代长安。
  • 花明:花朵明亮鲜艳。
  • 晴林:晴朗的树林。
  • 鶱(chì)翥:飞翔盘旋的样子,这里形容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
    诗人通过对春台的追赏,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向往之情。他站在高处,放眼望去,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脉、翠绿的树林、盛开的花朵,以及忙碌的人们。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象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诗人通过“山雨霁”和“柳条新”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春雨过后,大自然呈现出的新面貌。雨后的山林更加清新,柳树抽出嫩芽,展现出勃勃生机,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诗人以“草长秦城夕,花明汉苑春”为韵脚,巧妙地将长安的景色与汉苑的景色相融合。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首都,这里的草木繁茂;而汉苑则是皇家园林,这里的花卉盛开。这种对比和呼应,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多彩,更具艺术感。
    诗人还通过对鸟儿飞翔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这种生动的景物描写,使整首诗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捕捉到了春天的美丽瞬间。它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