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
后须离影响,得必洞精深。
道院春苔径,僧楼夏竹林。
天如爱才子,何虑未知音。

【注释】

谢:推辞

王秀才:指王维

见示诗卷:指收到王秀才的赠诗

谁见少年心,低摧向苦吟:谁见过少年人的志向?他们被艰苦地折磨着。

后须离影响,得必洞精深:以后要脱离那些影响,才能达到精深的境界。

道院春苔径,僧楼夏竹林:寺院里长满青苔的小径,僧人住的高楼四周是郁郁葱葱的竹林。

天如爱才子,何虑未知音:上天也会爱护有才能的人,有什么担忧呢?

【赏析】

这是一首赠诗。诗前两句写赠诗者对受赠者的勉励。第三四句写受赠者的自勉。最后两句以议论作结,表明赠者和受赠者都相信对方会理解自己,并表示了双方的希望和信心。

全诗从赠诗者与受赠者的相互理解出发,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首联两句,点明赠诗的目的。“谁见”,反诘句式,语气坚定有力。这两句用典,《晋书》载:“陶渊明尝言:’大丈夫宜肆志于宇宙,而慕先圣之遗芳,垂光于万代。’“意思是说,陶渊明这样有远大志向、崇高理想的人,他写的诗应该流传千古。“少年心”三字,概括了陶渊明诗歌的主题。“低摧”,语出《楚辞·九章·怀沙》:“心烦憒乱,原风奔涌。”这里指作者心情抑郁,精神颓丧。“苦吟”,语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意谓苦吟诗句。这两句说,谁见过像少年人那样有志向的人呢?他们被艰苦地折磨着。

颔联两句,承上启下,为下文作铺垫。“离影响”、“得必”二字,语出韩愈《送孟东野序》,意思是要摆脱旧的影响,才能得到精深的境界。这两句是赠诗者勉励受赠者的话。作者劝受赠者在苦读中要努力摆脱旧影响的束缚,这样才能获得精深的造诣。

颈联两句,描写环境。“道院”句,化用了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句子;“僧楼”句,化用了李白《秋登宣城界内新岭》中“松声漠漠水潺潺”的句子。这两句写景,描绘了寺院中春天小径上覆盖着春草,夏日的竹林中传来阵阵清风的情景。这两句也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压抑,同时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尾联两句,以议论作结。“天如”句,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吾将曳尾于涂中”一句,意为天地也爱惜才子,不会担忧他的前途。“何虑”句,化用《论语》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也”。这两句是作者对受赠者的期望和祝愿。作者希望受赠者不要忧虑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天地会爱惜有才能的人。

【译文】

谁能看见少年人的志向?

他们都被艰苦地折磨着。

以后要脱离那些影响,才能达到精深的境界。

寺院里长满青苔的小径,僧人住的高楼四周是郁郁葱葱的竹林。

天地也会爱护有才能的人,有什么担忧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