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
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

【注释】:

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朱拾遗刚听说要回到朝廷任职,又多次品尝到皇帝赏赐的新鲜水果。

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大海中航行的人还远,而你的仕途却已经很高了。

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你用冰雪般的心去磨砺谏议官的文辞,披着雪花的朝服上朝拜见皇帝。

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哪里想到,在空旷的树林下冥思苦想,坐在石头上徒劳无益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朱拾遗的一首赠诗,表达了对朱拾遗归京任官的祝福和对他仕途艰难的关切。

第一句“一闻归阙下,几番熟金桃”,诗人听到朱拾遗即将回归朝廷任职的消息后,欣喜若狂。他想象着朱拾遗刚刚踏上归途,就迫不及待地品尝起皇帝赏赐的新鲜水果,仿佛那金黄的水果就是他即将得到的荣誉和财富。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朱拾遗归京的喜悦之情,也暗示了朱拾遗在官场上的崭新起点。

第二句“沧海期仍晚,清资路渐高”,诗人感叹朱拾遗的仕途之路尚且漫长,需要不断努力才能达到更高的目的。这里“沧海”比喻广阔的官场世界,“清资”则指清廉、正直的品质。这句话既表达了诗人对朱拾遗的关心和祝愿,也暗示了朱拾遗在官场上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第三句“研冰濡谏笔,赋雪拥朝袍”,诗人描绘了朱拾遗为官时的勤奋刻苦。他用冰雪般的心去磨砺自己的文笔,以更好地为朝廷出谋划策。同时,他也穿着披着雪花的朝服,象征着他在官场上的崇高地位。这两句既展现了朱拾遗的优秀品质,又体现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敬意。

第四句“岂念空林下,冥心坐石劳”,诗人转而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并不期望朱拾遗在空闲时期能够有所作为,而是希望他能在繁忙的官场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陷入无谓的忙碌和烦恼之中。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朱拾遗的期望,也体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朱拾遗归京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诗风朴实自然,情感真挚热烈,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