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知不远,长忆寺门松。
昨晚登楼见,前年过夏峰。
雨馀云脚树,风外日西钟。
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和内容。

诗句:

  1. 名山知不远,长忆寺门松。
  2. 昨晚登楼见,前年过夏峰。
  3. 雨馀云脚树,风外日西钟。
  4. 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

我们逐句进行翻译和注释,以及最后进行赏析。

第一句:

名山知不远 - 此句表达诗人对远方山水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名山代表着高远、幽静的地方,诗人通过“知不远”表达了他渴望接近自然的愿望。

关键词: 名山、远方(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第二句:

长忆寺门松 - “长忆”表示诗人经常怀念,“寺门松”则特指寺庙门前的松树。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寺庙门前松树的美好记忆。松树常被用于象征坚韧、不屈的品质,诗人以此表达对自然美和坚韧品质的赞美。

关键词: 寺门松(象征坚韧、不屈的品质)

第三句:

昨晚登楼见 - 描述诗人在昨晚登上高楼,看到了什么景象。这句描绘了诗人的所见所感,增添了诗意。

关键词: 登楼、昨夜(增添诗意,描述了诗人的所见所感)

第四句:

前年过夏峰 - 诗人提到了“前年”,这暗示了他与某个地方或经历的某种关系。“过夏峰”可能是指他曾前往夏峰(一座山峰或地点)。这里的“过”字表明诗人曾经去过这个地方。

关键词: 夏峰(提及曾前往的地方)

第五句:

雨馀云脚树 - “雨馀”指的是雨后的情景,而“云脚树”形容云彩在树梢留下的痕迹,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雨后山林的画面。

关键词: 雨馀(描绘雨后的自然景观)、云脚树(清新自然的感觉)

第六句:

风外日西钟 - 描述了日落时分,风中的铃声。这里的“风外”强调了风的存在,而“日西钟”则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时辰制度和日落后的宁静时刻。

关键词: 风外(强调风的存在)、日西钟(日落后的宁静时刻)

第七句:

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 - 诗人在此表达了一种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之情。”莫更来东岸”意味着不希望再有人来打扰他的宁静,”红尘没马踪”则是说繁华的世界已经淹没了他的足迹。这里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关键词: 红尘(代表世俗纷扰)、马踪(表示人迹罕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于名山、寺庙、松树等自然元素的深厚情感。从对名山的向往到对寺庙门前松树的美好回忆,再到雨后山林的清新感受,诗人的情感贯穿始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雨馀云脚树”中的“云脚树”和“风外日西钟”中的“日西钟”,都富有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美好。此外,“莫更来东岸,红尘没马踪”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