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与闽越,关戍隔三千。
风雪扬帆去,台隍指海边。
客情消旅火,王化似尧年。
莫失春回约,江城谷雨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以及赏析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同时要运用多种方法来分析,从内容主旨到表达技巧再到情感的把握。此诗是送别之作,诗人送别友人,在分别之际作此诗。首联“荆门与闽越”,“荆门”指湖北荆门,地处长江中游南岸,为古荆国故地;“闽”指福建,闽越即今福建一带。二句写荆门与闽越隔水相望,关塞戍楼遥对,相隔三千里之遥。“三千”言其远,又言其多也。“风雪扬帆去”,“风雪”点出时令。天气寒冷,扬帆而去,表明诗人送别的急迫心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颔联紧承首句,进一步抒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事:“台隍指海边”,言友人将乘船渡海,抵达闽地,“台隍”指南方,这里泛指边陲。“王化似尧年”,意谓友人此行定能如尧舜治理天下一般,得到当地人民的良好接待,安居乐业。“王化”指帝王的教化。“王化似尧年”意谓友人此行定能如尧舜治理天下一般,得到当地人民的良好接待,安居乐业。“莫失春回约”。这两句是说:不要忘了春天就要到来,那时我们再相聚欢度良辰美景。尾联“江城谷雨前”,点明时间地点,“江城”指福州。“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四月初。“江城谷雨前”点明时间地点,“江城”指福州。“谷雨前”点明时间地点。尾联的意思是说:不要忘记我们在春天来临之前相聚欢庆吧!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全诗语言朴实平易、自然流畅、清新明快,意境开阔而深远。
【答案】
①荆门(地名)。②闽越(地名)。③台隍(边陲),边陲指边疆地区。④王化(教化),王者的教化。⑤莫失
春回约。⑥江城(地名)。⑦谷雨(节气名)。⑧江城(地名)。⑨王化(教化),王者的教化。⑩莫失春回约。
译文:
荆州和闽越隔水相望,关塞戍楼遥遥相对,相隔三千里。风吹雪飞,扬帆远行,直抵海滨。客居异乡,思念家乡
之情消释了,如同王化的恩惠。不要忘了春天就要到来,那时我们再相聚欢度良辰美景。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送别友人,在分别之际作此词。开首二句点明送别的地点和原因。荆门是古荆国的故地,地处长
江中游南岸,与闽越隔水相望,关塞戍楼遥对,相隔三千里之遥。风雪扬帆远行,表明诗人送别的急迫心情。第二句写荆
门与闽越隔水相望,关塞戍楼遥对,相隔三千里之遥。“风雪扬帆去”一句,不仅点明了时令为风雪天,而且写出了
诗人送别的急迫心情。第三句进一步抒写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情事。“王化”即帝王的教化。诗人用“王化似尧年”,表示
对友人的祝愿。第四句写友人将乘船渡海,抵达闽地,得到当地人民的良好接待,安居乐业。最后两联是嘱咐语,希望友
人不要忘了春天就要到来,那时再相聚欢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