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
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
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
莫虑搜贤僻,徵君旧此居。

【解析】

此诗为诗人在庐陵作的一首酬答之作。诗中主要抒发了诗人对友人陈沆的思念之情和对其高洁品行的赞美之情。

“贻庐岳陈沆秀才,”交代了酬赠对象的身份,陈沆,字子修,号石屏,庐陵人。是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有《石屏诗集》等。这首诗是诗人应友人之请而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敬爱与怀念。

“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这句是说自己虽然已经年迈,但仍保持着读书人的志节,勤苦不懈。“老”,指年纪大,这里指自己年岁已高;“儒”,古代称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双鬓”,指两鬓头发斑白;“为儒老双鬓”,意思是我虽已是满头白发的老儒生,但读书之心不衰。“勤苦”,勤奋刻苦,这里是指读书勤奋刻苦;“竟何如”,究竟如何,这里指勤苦读书的结果。

“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这句的意思是现在正处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正处于多事之时,正是用世的时候,诗人以“磨剑”暗喻自己此时的心情,即忧国忧民之心。“四海”泛指天下,这里指全国上下;“方”在这里是将要的意思;“空山”指的是深山幽谷,这里指隐居之地,诗人用“读书”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心情。

“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石围”是石头围绕起来的水塘,“泉眼”是泉水涌出的孔洞,“秋落”是指秋天的到来,“洞门”是山中的洞口,诗人以“碧”形容水潭清澈碧绿,以“虚”来形容洞门空旷。这两句写诗人在深秋时节来到这个幽静的山居地,眼前所见的景致,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之中,让人陶醉其中。“莫虑搜贤僻,徵君旧此居。”这句的意思是不要担忧这个地方偏僻闭塞,因为老朋友陈沆以前就住在这里。“搜贤”,指访求贤才;“辟”,通“僻”,指偏僻的地方或人;“徵君”,指陈沆,这里代指诗人自己;“旧”,指从前;“此”,指这个地方。这句的意思是不要担心这个地方偏僻闭塞,因为老朋友陈沆以前就住在这里,这里曾经是他的居住地。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诗,酬赠的对象是好友陈沆。陈沆(1678—1722),字子修,号石屏,江西南城县人,清初著名学者、文学家,有《石屏诗集》。他学识渊博,文章精湛,著有《易说》、《礼记集说》、《四书约义》、《春秋左传补注》、《石屏文集》等。他的诗文清新俊逸、质朴自然、感情真挚,在当时文坛上影响颇大。陈沆为人正直,敢于直言劝谏,因而得罪权贵,被罢官家居。

全诗前四句先叙写自己的情况和心情,后四句再叙写自己的感慨。前四句写年老仍不忘读书,后四句写深秋来到陈沆故居的感受。

首联“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点出了酬赠对象的基本情况——一位老儒生,同时表明了自己对老友的敬重之情。颔联“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既写出了当时社会的形势,又写出了老友的胸怀。颈联“石围泉眼碧,秋落洞门虚”,既写出了环境的优美、宜人,又写出了老友的心境。尾联“莫虑搜贤僻,徵君旧此居”,既是对老友的一种安慰,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表达了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进取之心的决心和信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感情真挚,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高尚的人生境界,值得我们认真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