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东浮阔,灵均北泛长。
谁知远烟浪,别有好思量。
故国门前急,天涯照里忙。
难收上楼兴,渺漫正斜阳。
范蠡东浮阔,灵均北泛长。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3年),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令、越国大夫,政治家、军事家,与文种共同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为越国的大功臣,是春秋后期著名的辅臣和杰出的军事家。
灵均:指屈原。《楚辞·九歌》中有《湘君》《湘夫人》等篇,皆以湘水之神为题,故后人常以湘江或湘水代指湖南。
看水
范蠡东浮阔,灵均北泛长。
看水:观赏水面的景色。
范蠡东浮阔,灵均北泛长。 看水:范蠡在向东漂流时看到了宽阔的湖面,而灵均则向北泛舟欣赏着漫长的河流。这两句诗描绘了两位历史人物在欣赏自然美景时的情境。
谁知远烟浪,别有好思量。
谁知远烟浪,别有好思量:谁知道那远处的水雾和波浪,心中却另有一番美好的思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内心的感慨。
译文
看水 范蠡东漂阔,灵均北游长。
谁知远烟水,别有思绪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时所创作的。首句“看水”二字直接点题,表明了诗歌的主题。次句通过描绘范蠡和灵均两位历史人物在欣赏自然美景时的情境,展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心境和情感。第三句“谁知远烟浪,别有好思量”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远方景色的独特感受和内心的感慨。最后一句“赏析”总结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