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寻常见碧棱,水边朝暮送归僧。
数峰云脚垂平地,一径松声彻上层。
寒涧不生浮世物,阴崖犹积去年冰。
此身有底难抛事,时复携筇信步登。

游谷山寺

城里寻常见碧棱,水边朝暮送归僧。

数峰云脚垂平地,一径松声彻上层。

寒涧不生浮世物,阴崖犹积去年冰。

此身有底难抛事,时复携筇信步登。

注释:

  1. 城里寻常见碧棱:城里的街道上常常可以看到绿色的树梢(碧棱即绿柳)。
  2. 水边朝暮送归僧:在水边早晚都能看见送别的僧人。
  3. 数峰云脚垂平地:几座山峰如同云彩的边缘一样,低垂到平坦的地面上。
  4. 一径松声彻上层:一条小路两旁种满了松树,松针落下的声音可以传到很高的层次。
  5. 寒涧不生浮世物:寒冷的山涧里没有生长出世俗之物。
  6. 阴崖犹积去年冰:阴沉的山崖上仍然残留着去年的积雪。
  7. 此身有底难抛事:我这个人有什么难以放下的事情呢?
  8. 时复携筇信步登:有时候会拿着拐杖悠闲自在地走上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观察和描绘谷山寺周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深深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首句“城里寻常见碧棱”,诗人以城市中的常见景象为切入点,描绘出城市的繁华与喧嚣。接着,“水边朝暮送归僧”则转入了对水边的描绘,展现了宁静的水乡景色和人们送别僧人的情景。两句诗之间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图画。
    第三句“数峰云脚垂平地”,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景色。诗人将视线从远处的山峦移向近处,看到了山脚下的树木,它们仿佛是山的一部分,与山融为一体。这种描绘方式使得整幅画卷显得更加生动、立体。
    第四句“一径松声彻上层”,则是对小路的细致刻画。诗人通过对松树林的声音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这里的“一径”指的是一条小路,而“松声彻上层”则传达出了这条小路两旁种满了松树,松针落下的声音可以传到很高的层次。这种描绘方式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动感和立体感。
    第五句“寒涧不生浮世物”,则是对山涧的描写。诗人通过对山涧中没有生长出世俗之物的描绘,表现出了山涧的清幽和纯净。这里运用了一种反衬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突出了主题。
    第六句“阴崖犹积去年冰”,则是对阴崖的描绘。诗人通过对阴崖上仍然残留着去年的积雪的描绘,表现出了山崖的苍老和岁月的痕迹。这里的“阴崖”指的是山崖上的岩石,而“积去年冰”则传达出了这些岩石经历了一年的风霜雨雪,依然屹立不倒。这种描绘方式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历史感和深度。
    最后一句“此身有底难抛事”,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总结。诗人通过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表明了自己不会因为任何困难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里的“此身”指的是诗人自己,而“难抛事”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思想深度,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