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这首诗是元朝诗人张可久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新春佳节之际的感怀之情。下面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振蛰”指的是春天的到来,万物苏醒,蛰伏的动物开始活动,这里比喻新年的到来。“湘南人未归”则是指作者所在的湖南南部还没有人回来过年。这里的“湘南”指的是湖南省南部地区,与中原地区相对。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身加一日长”是指新年的到来,让人感觉时间过得慢了一些。“心觉去年非”则是说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春节感觉有些不同,可能是因为今年人们没有回家过年,或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春节的感慨以及对于家人和往年春节的回忆。
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
“燎火”指的是燃放鞭炮,“虚烬”表示已经燃尽的鞭炮。这句诗描绘了春节夜晚热闹的场景,人们在放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同时,“儿童炫彩衣”则是说孩子们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来迎接新年。这句话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和孩子们的欢乐情绪。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异乡无旧识”是指作者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中没有熟悉的人。而“车马到门稀”则是指由于疫情等原因,外来的车马来访的人很少,这暗示了作者可能感到孤独或者隔离。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在异地他乡的孤独和无助感。
赏析:
这首诗以元日为背景,通过描绘春节的景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展现了元代社会的风俗和文化特色。诗人通过对新春、鞭炮、儿童等元素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喜庆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家乡、亲人、往年春节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细腻,是元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