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别瑶墀鸳鹭行,彩旗双引到沅湘。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史笔枉将书纸尾,朝缨不称濯沧浪。
云台公业家声在,徵诏何时出建章。

诗中刘禹锡表达了对远方好友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抒发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暂别瑶墀鸳鹭行:这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暂时别离的场景,“瑶墀”指皇宫内堂前的石阶,常用以比喻朝廷或官场,而“鸳鹭”则指鸳鸯和鹭鸶,常用来比喻官员或士大夫,此处暗示着与友人分别可能意味着远离权力中心。

  2. 彩旗双引到沅湘:描述了一队彩旗引导下的船只抵达沅湘的情景,沅湘指的是湖南省境内的沅江和湘江,这里可能暗示了一种离别与回归的主题,象征着从京城回到边远之地。

  3. 城边流水桃花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城边的流水旁盛开着桃花,这里的桃花可能象征着美好与短暂,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4. 帘外春风杜若香:通过描写春风中的杜若花香,传达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杜若是一种香草,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质。

  5. 史笔枉将书纸尾:这里的“史笔”可能指的是历史记载或史书,诗人用“枉将”表达了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史书书写真实性的怀疑。

  6. 朝缨不称濯沧浪:这里的“朝缨”指的是古代官员所戴的冠冕,而“濯沧浪”则形容水清可见底,诗人用此表达自己清高的身份与实际地位之间的落差。

  7. 云台公业家声在:这里的“云台”可能指的是东汉明帝时建造的云台阁,作为东汉三公之一李固的故居,诗人以此表达了对自己家族历史的自豪感。

  8. 征诏何时出建章:表达了对朝廷征召的愿望,“建章”是汉代宫名,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希望有机会被朝廷重用的渴望。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深入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作品,更是对友情、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把握,读者能够更好地欣赏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