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城宜春入,游人喜意长。
草生季伦谷,花出莫愁坊。
断云发山色,轻风漾水光。
楼前戏马地,树下斗鸡场。
白头自为侣,绿酒亦满觞。
潘园观种植,谢墅阅池塘。
至闲似隐逸,过老不悲伤。
相问焉功德,银黄游故乡。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兼写景的七言律诗。前四句以“宜春”起兴,点明题旨。五、六句承上,描写了洛阳城内的景物,并暗喻历史名人。后四句写诗人的感慨。首联点出地点和时间。颔联写洛阳城中的自然风光。颈联用典。尾联抒写情怀。

这首诗先从京城洛阳入笔,写皇帝在京城游览春光。一开头就写出了“宜春”的美景,为下面写游人欣赏春光作了铺垫。接着写游人看到洛阳城里到处是春天的景色,心情舒畅。三、四两句又从洛阳城转入郊外。“草生”一句是说野草丛长,而“花出”一句则是说洛阳城里的莫愁坊(地名)里开满了鲜花。这两句诗既点明了季节,又点明了地点。“断云”二句则写洛阳城的景色。“断云”是形容山色,“轻风”是指微风。这两句写洛阳的山色和水光都被风吹得荡漾不定,可见洛阳城之美丽。这二句既是写景,又是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洛阳美景的赞美之情。五、六两句写诗人的感慨。这两句诗中,“断云”、“轻风”都是比喻的写法。“楼前戏马地”是说洛阳有著名的戏马台,“斗鸡场”是说洛阳有斗鸡的场所。这些名胜之地,本是古人娱乐的场所,如今也成了诗人游玩的地方。“白头自为侣”,指诗人与一群白发老人结伴而行;“绿酒亦满觞”,指诗人饮酒赋诗。这两句写的是诗人与老人同游的情形,也是诗人对洛阳之美的颂扬。七八两句写诗人观赏潘园和谢墅。这两句用的是典故。“潘园”是晋潘岳《闲居赋》中“木叶丹而可玩”“竹房清而可居”的家园,后来人们便称这样的住宅为“潘园”;“谢墅”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别墅,他在这里写下了不少传世名篇。“观种植”和“阅池塘”都暗示了王羲之。这二句诗既表现了洛阳园林建筑之美,更表现了诗人对古代才子的追慕之情。最后四句写诗人的感慨。“至闲似隐逸”意思是说:这里的生活悠闲得像神仙一样。“过老不悲伤”是说自己虽年事已高,但并不感到悲伤难过。这两句诗是对前面的总结,是全诗的小结。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洛阳美景的喜爱之情。

【赏析】

此诗为和乐天洛城春之作。乐天即白居易。洛城即洛阳。洛阳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就有“九朝都会”、“十圣宅京”、“百代衣冠”之称。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攻破长安,迫使唐玄宗逃往四川成都,唐代宗继位后,收复长安,肃宗还都后,改元永泰,从此,唐代由盛转衰,直至灭亡,历时近三百年,其中洛阳作为陪都的时间最长,达二百零三年。所以洛阳对于唐朝人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洛阳城在历史上有许多名胜古迹。如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官办佛寺;嵩山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还有洛阳牡丹园、关林、白马寺、天堂明堂等。这些地方,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各具特色。因此洛阳成为历代文人骚客游览赋诗的热点。本诗便是作者和白居易同游洛阳时的感怀之作。

此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除首句外,其余全是对偶句。全诗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四句写洛阳城内及郊野的春色。首联“帝城宜春入,游人喜意长。”交代了游览的时间与地点,同时说明洛阳是帝王建都之地,游人众多。次联“草生季伦谷,花出莫愁坊。”具体描写了洛阳城的自然风光。“季伦”是东汉时的一位大臣,他的府邸种有花草,十分漂亮。“莫愁”是东汉时期洛阳的一个著名美人的名字,她的住处种有花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草木丛丛生长着,鲜花盛开出自莫愁坊。第三联“断云发山色,轻风漾水光。”进一步描绘了洛阳的山水景观。这两句中,“断云”是说天空中的云朵被风吹散了,露出了山峰;“水光”是指水面上的波光粼粼。这两句诗既是写景,又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第四联“楼前戏马地,树下斗鸡场。”继续描写洛阳的名胜古迹。“戏马地”是汉代皇宫中驯养马匹的地方。“斗鸡场”则是指斗鸡的场所。这两个地方都是洛阳有名的景点。这两句诗既是实写,也是虚写,通过描写这些景点,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之情。

后四句写诗人的感慨。这四句诗的意思比较抽象,需要读者去想象和体会。首句“白头自为侣”,意思是说诗人自己已是头发斑白的老人了。“绿酒亦满觞”,意思是说诗人自己已经喝了很多酒了,但仍然兴致勃勃。这两句是说诗人虽然已是老人,但仍然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生活,并且有着旺盛的激情。第二句“潘园观种植”,指的是潘岳的故居。潘岳是西晋时期的大文学家,他在自己的花园里种植了很多植物。“谢墅阅池塘”指的是谢灵运的别墅。谢灵运是东晋时期的大文学家,他喜欢游览山林湖泊。这两处都是洛阳著名的园林,也是古代文人骚客常来游玩的地方。这两句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我虽然已是老人,但我仍爱读书学习,追求知识。第三句“至闲似隐逸”,意思是说我虽然已是老人,但我的生活还是很悠闲的,过着隐居生活似的。这两句是说诗人虽已退隐,但仍保持着一种悠闲的心态。第四句“过老不悲伤”,意思是说虽然年岁已高,但我并不感到悲伤,反而充满了喜悦。这两句是说诗人虽已老迈,但他仍然乐观向上,没有悲观失望的情绪。

每句八个字,除首句外,其余全是对偶句。全诗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四句写游览时的所见所感。中间四句主要是诗人的感想和思考。后四句是诗人的自我评价和总结。整首诗既有对洛阳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历史名人的怀念;既有对生活的热情,又有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