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必爱竹,寄兴良有以。
峻节可临戎,虚心宜待士。
众芳信妍媚,威凤难栖止。
遂于鼙鼓间,移植东南美。
封以梁国土,浇之浚泉水。
得地色不移,凌空势方起。
新青排故叶,馀粉笼疏理。
犹复隔墙藩,何因出尘滓。
兹辰去前蔽,永日劳瞪视。
槭槭林已成,荧荧玉相似。
规摹起心匠,洗涤在颐指。
曲直既瞭然,孤高何卓尔。
垂梢覆内屏,迸笋侵前戺。
妓席拂云鬓,宾阶荫珠履。
抱琴恣闲玩,执卷堪斜倚。
露下悬明珰,风来韵清徵。
坚贞贯四候,标格殊百卉。
岁晚当自知,繁华岂云比。
古诗无赠竹,高唱从此始。
一听清瑶音,峥然长在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题目是《赠竹二十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高人必爱竹,寄兴良有以(高人必然喜爱竹子,寄托情怀很有意义)
  2. 峻节可临戎(竹子的高大节操可以象征军队的纪律)
  3. 虚心宜待士(谦虚的心态适合等待贤才的到来)
  4. 众芳信妍媚(众多花草确实都很美丽)
  5. 威凤难栖止(威猛的凤凰难以栖息)
  6. 遂于鼙鼓间,移植东南美(于是在战鼓声中,把美好的东南方移植过来)
  7. 封以梁国土(将这片土地封为梁国的领土)
  8. 浇之浚泉水(灌溉这片土地,使其水源充足)
  9. 得地色不移,凌空势方起(得到这块土地,色彩依旧不变,气势正蓬勃向上发展)
  10. 新青排故叶,馀粉笼疏理(新的绿色叶子取代了旧的叶子,细碎的白色花粉覆盖着稀疏的枝条)
  11. 犹复隔墙藩,何因出尘滓(仍然隔着围墙藩篱,为何能摆脱尘埃)
  12. 兹辰去前蔽,永日劳瞪视(这美好的时光已经远离了我,终日只能望着它)
  13. 槭槭林已成(树林已经变得寂静无声)
  14. 荧荧玉相似(像翡翠一样明亮璀璨)
  15. 规摹起心匠(精心雕琢如同匠人的工作)
  16. 洗涤在颐指(洗去尘埃如同手指一指)
  17. 曲直既瞭然(曲直已经很清楚)
  18. 孤高何卓尔(孤独高傲又是多么突出)
  19. 垂梢覆内屏,迸笋侵前戺(垂下的枝条遮住了内室的屏风,嫩芽也伸向前面)
  20. 妓席拂云鬓,宾阶荫珠履(女子的座位被拂过云鬓,客人的台阶下掩映着珍珠般的鞋子)
  21. 抱琴恣闲玩,执卷堪斜倚(抱着琴尽情玩耍,拿着书可以斜靠着休息)
  22. 露下悬明珰,风来韵清徵(露水落下悬挂着明亮的玉饰,风吹来发出清脆的声响)
  23. 坚贞贯四候,标格殊百卉(坚韧不屈贯穿四季,品格迥异于各种花卉)
  24. 岁晚当自知,繁华岂云比(到了晚年应当自我反省,辉煌富贵怎能相比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过程和其带来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整首诗以竹为主题,通过对竹子生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描述,展现了竹子顽强、高雅、坚韧的品质。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追求。

诗中的“高人必爱竹,寄兴良有以”一句,表明了诗人认为竹子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坚韧的精神,因此人们应该喜爱竹子。接下来的诗句则具体描述了竹子的各种特点,如它的高大节操可以象征军队的纪律,它的虚心适合等待贤才的到来等。这些描述都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转向对竹子生长过程中的具体描写,如新竹的出现、老枝的凋零等。这些细节不仅描绘了竹子的生长过程,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最后两句诗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诗人认为只有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而竹子以其坚韧的品质和高雅的气质,成为了诗人心中的理想形象。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生长过程和特征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竹子的美丽和崇高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和追求。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