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侧身愁思久,王粲登楼日回首。
不作渭滨垂钓臣,羞为洛阳拜尘友。
《望赋附宫人忆月之歌》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诗中描绘了张衡和王粲两位历史人物的愁绪与志向。下面对这首诗逐一进行注释和赏析:
- 诗句注释:
- 张衡侧身愁思久:“张衡”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张衡,“侧身愁思久”意指张衡长期处于忧国忧民的心态之中,无法释怀。
- 王粲登楼日回首:“王粲”是指东汉末年的著名文学家王粲,“登楼日回首”形容王粲常常登高远望,感慨时光荏苒,人生如梦。
- 不作渭滨垂钓臣:“渭滨垂钓臣”暗指张良,他在秦朝灭亡后选择隐居渭水之滨,不再追求政治上的功名。
- 羞为洛阳拜尘友:“洛阳拜尘友”比喻那些只追求虚名而没有实际成就的人,刘禹锡在这里表达了不愿成为这样的人。
译文:
张衡长久地站在高处沉思,王粲常常登上高楼眺望远方。
我不做渭水边垂钓的隐士,也不愿做洛阳城中追逐名利的尘世朋友。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张衡和王粲两位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心境和选择。张衡的“愁思久”,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注和忧虑;王粲的“登楼日回首”,则表现了他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展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两个历史人物的选择,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启示人们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不被外界的纷扰所迷惑。
刘禹锡的《望赋附宫人忆月之歌》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给人以深刻的启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