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来江海上,清论一宵同。
禅榻浑依旧,心期浩已空。
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
二谛欣咨启,还应梦寐通。
诗句解析:
月峰寺忆理公 - 这一句可能是诗的标题或主题词,”月峰寺”可能是指诗人所怀念的地方或寺庙的名字,而”理公”则可能是指与诗人有深厚友情或者共同探讨哲理的人物。
共来江海上 - “江海”通常用来比喻广阔的天地或世界,表示诗人和理公是在同一片广阔天地中的朋友。
清论一宵同 - “清论”指清新的思想或讨论,“一宵同”表明在一晚的讨论中,他们分享了彼此的思考和观点。
禅榻浑依旧 - “禅榻”是佛教徒休息用的垫子,”浑依旧”说明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记忆依然清晰。
心期浩已空 - “心期”指的是内心的期望或目标,“浩已空”表达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已经超越了过去的期待,达到了一种空灵的状态。
惊春花落树 - 这个句子可能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花朵突然掉落,给人一种突然和不预期的感觉。
闻梵涧摇风 - “梵涧”是佛教用语,代表清净的水流,“摇风”则是风吹动水波的声音,整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圣的氛围。
二谛欣咨启 - “二谛”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世俗谛”(物质世界)和“胜义谛”(精神世界),“欣咨启”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兴趣。
还应梦寐通 - “梦寐”指的是梦境和睡眠,“通”可能是连接的意思,意味着通过梦境和睡眠,人们可以与佛祖沟通。
译文:
共来自江海之滨,深夜里我们讨论了清冷的真理。
禅床依旧未变,我的心早已超脱一切。
春天的花突然坠落于树,听闻寺院内梵音如水声轻摇。
对二谛(佛教的两个基本真理)我充满好奇并寻求启示,梦中都能与佛陀对话。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讨论、禅床、花落、寺院和梦的对话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心灵的探索。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活动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和对佛法的理解。整首诗体现了一种深深的怀旧之情和对真理的追求,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和广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