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上书仍寝,如流岁又迁。
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
虚牖传寒柝,孤灯照绝编。
谁应问穷辙,泣尽更潸然。

【注释】:

  1. 十上书:《旧唐书·陆象先传》载“陆象先年老,上疏请解机务,许之。象先乃上书陈情,其略曰:‘臣以朽疾,夙婴沈痼,伏愿陛下矜愚守退,听臣骸骨归葬故乡,不使臣尸客舍,为圣朝羞。’”后遂用“十上书”代指退休。
  2. 如流岁又迁:“如流”即逝水,形容光阴易逝;“迁”指年岁。两句意谓时间流逝,年事又增,自己仍须为国效力,故有“十上书”之辞。
  3. 望家思献寿:“献寿”指向皇帝进献祝寿词;“家”指家国。两句说虽身在长安,但时时思念家人,盼望献上祝寿词。
  4. 算甲恨长年:“算甲”意谓计算年龄,“长年”指长寿,两句意谓岁月已久,自己还须为国家尽忠效命,心中甚是感伤。
  5. 虚牖传寒柝:“虚牖”即空窗;“传寒柝”指敲更声。两句写夜深时,只能听到窗外的寒柝声。
  6. 孤灯照绝编:“绝编”指断简残篇,这里指书籍。两句说自己独居一室,只有一盏孤灯相伴,映照着满室的书卷,而自己的心也随着这盏孤灯,沉浸在对过去的追忆之中。
  7. 谁应问穷辙:“谁应”即谁能,“问穷辙”即询问何处可去。两句说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坚守节操,不愿离去。
  8. 泣尽更潸然:“恻然”指悲伤的样子,“潸然”即流泪的样子。两句说泪水已经流尽,但内心的伤感却难以平息。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辞官归乡、怀念家人、感叹年华逝去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长安的生活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个人命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