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向东湖更向东,数声鸡犬翠微中。
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
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
物情多与闲相称,所恨求安计不同。

【注释】

偶:偶然,无目的地。处士:指东湖黄氏的子弟。翠微:山色。遥知:远远知道。芙蓉:荷花。樵客出来:樵夫出来。渔舟过去:渔船过去。物情:自然景物。闲相称:与自己心情相称。所恨:遗憾、懊恼。求安计不同:寻求安稳的办法不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到东湖游玩时的即兴之作。

首联“偶向东湖更向东,数声鸡犬翠微中。”诗人随意漫步于青山绿水之间,来到东湖,又向东游去,看到远处山峦起伏,青翠欲滴;近前,则听到数声清脆的鸟鸣声从山间传来。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画面啊!诗人陶醉了,他完全忘记了时间。“数声”二字,既写出鸟叫声稀疏悠扬的特点,同时也表现出诗人悠然自得、心旷神怡的心境。

颔联“遥知杨柳是门处,似隔芙蓉无路通。”写诗人站在东湖岸边,抬头望去,只见柳树成荫,垂柳依依,掩映在山色之中。诗人知道那是黄先生家门前的那棵杨柳。他抬头望去,却觉得杨柳像屏风那样把门挡住了,使人无法进入。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诗人所见的自然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东湖美景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颈联“樵客出来山带雨,渔舟过去水生风。”写诗人继续向前游去,看到一位樵夫从山上下来,手持斧头,肩上背着柴草。他刚下过山来,身上还带着雨水。而那艘小船却已驶过远方,船帆鼓起,水波荡漾。这里通过描写樵夫和渔舟的景象,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尾联“物情多与闲相称,所恨求安计不如。”写诗人继续游览,来到了东湖边的一个村庄。这个村庄虽然远离喧嚣的城市,但却显得宁静而美丽。然而,诗人却感到遗憾,因为自己追求安逸生活的方式和别人不同。在这里,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为依据,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和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