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诗无知音,作不如不作。
未逢赓载人,此道终寂寞。
有虞今已殁,来者谁为托。
朗咏豁心胸,笔与泪俱落。

【注释】

作诗:《文选》李陵《答苏武书》:“诗人提笔,定有可作之时。若乃兴尽神疲,则不能与道合。”

无知音:没有知音的人。

不如:不如不做更好。

未逢:未曾遇上。

赓载人:继往开来的传人才。

此道:指诗歌之道。

有虞:传说中尧帝时的贤臣。《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舜有虞氏,先子嘉绩作《箫韶》,以咏歌先祖之德,以多其功。”

今已殁:现在已经去世。

来者:未来继承这一事业的人。

谁为托:谁来继承我?

朗咏:高声吟诵。

豁心胸:开阔胸怀。

笔与泪俱落:笔落如泪下。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写的。他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在唐肃宗上元元年,当时他已经44岁了。杜甫一生坎坷,历官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晚年寓居成都草堂。这首诗就是他在成都草堂写的,表现了他晚年的感慨。

首联“作诗无知音,作不如不作”,意思是说:我写诗没有人欣赏,不如不写;如果写诗有人欣赏,就写吧。这两句是说:我作诗无人赏识,还不如不干呢!这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

颔联“未逢赓载人,此道终寂寞”,意思是说:我没有遇到能够继承我这诗才的人,我的诗才最终是寂寞无闻的。这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和感慨。

颈联“有虞今已殁,来者谁为托”的意思是说:古代的圣君尧帝现在已经去世了,将来还有谁能继承他的事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不得志的感慨。

尾联“朗咏豁心胸,笔与泪俱落”的意思是说:我可以大声吟诵,可以抒发胸怀,可以尽情地表达我的情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依然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依然有着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