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
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
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
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评价。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思想情感,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手法,最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作答。

“月下呈章秀才”,交代了写作对象——作者的朋友章秀才。“章秀才”是诗人的朋友,他因才华高强而被人推荐为县令的僚佐,所以,诗一开始就点出了这一背景。

“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意思是自古以来,看到落叶纷纷飘零的景象,人们无不为之伤感叹息,可又有谁能对此无动于衷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

“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意思是夜深时,蟋蟀在枕头旁鸣叫,秋天来了,鸟儿不停地在树枝上飞翔。这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秋虫的鸣叫和鸟儿的飞行,渲染出凄清的秋夜景色,衬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意思是我年纪已长,被贬到边远地区已经三年了,到了这个秋天,我感慨万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遭遇的感叹,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过。”意思是家中贫穷却偏爱月亮,空有遗憾因为羡慕王子敬而不得相见。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答案】

①月下呈章秀才

②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

③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

④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

⑤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好友章秀才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首联“自古悲摇落,谁人奈此何”,直接点出主题——自古以来,看到落叶纷纷飘零的景象,人们无不为之伤感叹息,可又有谁能对此无动于衷呢?这是全诗的引子,为后面的内容作了铺垫。

颔联“夜蛩偏傍枕,寒鸟数移柯”,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秋虫的鸣叫和鸟儿的飞行,渲染出凄清的秋夜景色,衬托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颈联“向老三年谪,当秋百感多”,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遭遇的感叹,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尾联“家贫惟好月,空愧子猷过”,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