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
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
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
南去逢回雁,应怜相背飞。
【注释】
鄱阳:今江西波阳,是古代著名的湖泽。家:家乡,这里指舍弟的家,即居处的家。柴扉:草屋的门,用茅或竹编成,形如门扇。沧波:水波,这里指鄱阳湖的水波。云:云木,指树木。夕阳微:夕阳斜照,光线很弱。回雁:大雁,这里指鸿雁。怜:怜爱。相背飞:比喻兄弟之间相互思念。
【赏析】
这首诗写弟弟远赴他乡,依依不舍之情。首联“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点明送弟的地点,交代了送别的时间是在春天,而弟弟离家时是秋天。诗人把送弟的地点和时间交代得十分清楚。“自别掩柴扉”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弟弟临行时的依恋,也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颔联“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故里人”即作者自己的故乡,“沧波”即鄱阳湖的水波。“孤客”即孤单的游子,“沧波孤客稀”意思是说弟弟像湖中孤独的浮萍一样漂泊在外,很少有朋友,所以作者特别担心弟弟在外面生活不习惯。颈联“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两句描写了鄱阳湖上美丽的景色。“湖山春草遍”,意思是说春天的湖山被绿草覆盖,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云木夕阳微”意思是说湖边的树木和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有些暗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尾联“南去逢回雁,应怜相背飞”两句以景结情,借景生情。“南去逢回雁”的意思是说弟弟南去时,可能会遇到从北方飞来的大雁,因为大雁有归巢的传统,所以诗人希望弟弟能够早日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应怜相背飞”,意思是说如果遇到大雁就请它们可怜地理解弟弟的心情,让弟弟也能早日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