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
未作湘南雨,知为何处云。
苔痕断珠履,草色带罗裙。
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闻。

湘中纪行十首(其一)

湘妃庙

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

未作湘南雨,知为何处云。

苔痕断珠履,草色带罗裙。

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闻。

注释:

湘妃庙:在湖南洞庭湖畔的君山岛上,相传是西王母和舜帝的爱情故事发生地,故又称潇湘妃子庙或湘妃祠。

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fén):荒废的祠堂旁生长着苍老的树木,显得幽静而昏暗。江濆:指湘江边。濆,同“翻”。

未作湘南雨,知为何处云:湘南地区没有降过雨,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云。

苔痕断珠履,草色带罗裙:青苔的痕迹像是断了的珍珠鞋,草地的颜色像是穿着罗裙的女子。

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闻:不要唱起迎接神仙的曲子,空旷的山野里听不到回声。

赏析:

《湘中纪行》共十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全诗通过描绘湘妃庙的荒废景象及周围的自然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人生之间关系的思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无奈。

诗的开头“荒祠古木暗,寂寂此江濆”,便营造出一种荒凉、寂静的氛围。古木参天,枝叶交错,仿佛将整个寺庙掩映其中,让人感到一种神秘而又深沉的气息。同时,“荒祠”二字也暗示了这个地方曾经繁华过,但如今却变得无人问津。这种对比更加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未作湘南雨,知为何处云”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湘妃庙周边的环境,既显得凄凉又充满诗意。这里的“湘南雨”指的是湘南地区的雨水,而“何处云”则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飘渺不定的云彩。这些云彩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无法言说的悲伤故事,令人心生遐想。

“苔痕断珠履,草色带罗裙”这两句则是通过对苔藓和草叶的描述,来烘托湘妃庙的荒凉与破败。苔藓的痕迹像断了的珍珠鞋一样,而草色则像是穿着罗裙的女子一般。这种比喻手法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诗意。它让读者仿佛能够看到那一片片翠绿的苔藓和柔软的草丛,感受到它们所散发出的宁静与美丽。

“莫唱迎仙曲,空山不可闻”这两句更是点明了主题。诗人在这里告诫人们不要唱起迎接神仙的曲子,因为空旷的山野里听不到回声。这句话既是一种讽刺,也是一种警告。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不要过于沉迷于虚幻的追求之中。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深深感慨。

这首诗以湘妃庙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荒凉又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它也传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人事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生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