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
多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
风竹自吟遥入磬,雨花随泪共沾巾。
残经窗下依然在,忆得山中问许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
- “叹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 “翻悲”意味着悲伤到了极点。
- “有此身”表明诗人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
- “禅房寂寞见流尘”描绘了禅宗寺院中寂静的环境与飘散的尘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 多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
- “多时”意味着很长时间。
- “空秋草”形容庭院里长满了秋草,显得荒芜而寂静。
- “浮生”指的是短暂的人生。
- “哭故人”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友的哀思。
- 风竹自吟遥入磬,雨花随泪共沾巾:
- “风竹自吟”意味着风吹动竹子,发出沙沙声,好像在低声吟咏。
- “遥入磬”形容风声仿佛能传到远处,使石磬发出声响。
- “雨花随泪共沾巾”形象地描绘了雨水落在花瓣上,泪水滴落的情景,两者混合在一起,增添了一份哀愁的氛围。
- 残经窗下依然在,忆得山中问许询:
- “残经窗下”指的是在窗户下放置了一些残破的经典书籍。
- “依然在”强调这些书籍虽然残缺,但仍然存在。
- “忆得山中问许询”表示诗人回忆曾经在某个山区向许询请教问题,许询是他的一位老师或朋友。
赏析:
这首诗以禅宗寺院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对生命、友情和个人经历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状态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诗中的“禅房寂寞见流尘”、“风竹自吟”等意象,不仅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禅宗文化中的一种静谧、超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