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苍翠里,客路两崖开。
硖石云漠漠,东风吹雨来。
吾兄此为吏,薄宦知无媒。
方寸抱秦镜,声名传楚材。
折腰五斗间,黾勉随尘埃。
秩满少馀俸,家贫仍散财。
谁言次东道,暂预倾金罍。
虽欲少留此,其如归限催。

【注释】

硖石:指峡石县,在今河南省汝阳县西北。宴:设宴。从兄子英:即李白的堂兄李阳冰的侄子李白。前主簿:官名,唐时县令之职,掌一县政务。从兄子英宅:李阳冰的宅第。薄宦:微薄的官位。媒:桥梁。方寸:心。秦镜:比喻自己的清白之心。楚材:指屈原、宋玉等古代楚国文学家。《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主此盛德兮,蒙昭明之荣光。折腰五斗间:意谓屈身于权贵之间。黾勉(mǐn mǐn):勉强。秩满:任期届满。少馀俸:少留些俸禄回家。散财:施舍财物给穷人。次东道:指到东都洛阳。

【赏析】

本诗是诗人在任县令期间所作的《送前主簿从兄子英之淮南觐省》,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与鼓励,同时抒发了作者自己仕途坎坷及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风格质朴。

“县城苍翠里,客路两崖开。”首联开门见山地写出了送别之地和送别的缘由。县城,是诗人任职的地方,也是诗人离别的所在;而“苍翠”二字则渲染出诗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两句写景,既写出了县城的自然景色,也暗示了诗人离别的心情。

接着第二句“硖石云漠漠,东风吹雨来。”交代了送别地点和时间。硖石,位于河南省汝阳县西北,是一座山城,这里正是送别之处。“云漠漠”描绘出一幅山城烟雨迷蒙的景象,烘托了一种凄迷的氛围。“东风”一词,既是自然景物,又暗含着诗人的心境——被贬谪的悲愤之情;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

第三联“吾兄此为吏,薄宦知无媒。”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他担心朋友因为地位低微,无法施展抱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劝慰之意。这两句诗不仅揭示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

接下来的第四联“方寸抱秦镜,声名传楚材。”诗人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秦镜”指的是屈原的《楚辞·招魂》中的“昭昭若明星之初照,夷犹乎其未央也”,意即像明亮的月亮一样照耀四方;“楚材”则是指屈原、宋玉等古代楚国文学家。这两句诗意在告诉朋友要时刻保持清廉的品格和高尚的理想,不要被世俗所污染。

然后第五联“折腰五斗间,黾勉随尘埃。”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折腰五斗间”,意指屈身于权贵之间;“黾勉随尘埃”,则意味着在世俗之中艰难度日。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无奈,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关心。

第六联“秩满少馀俸,家贫仍散财。”诗人继续表达对友人的担忧之情。“秩满”,意即任期结束;“少馀俸”,即剩余的俸禄较少;“家贫”则直接表达了家境贫寒的情况。这两句诗既反映了诗人对于友人的生活状况的关切,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关心。

最后第七联“谁言次东道,暂预倾金罍。”“次东道”,指到东都洛阳朝见皇上;“倾金罍”则是古代的一种礼仪行为,意指向皇帝敬酒。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关心,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写和对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诗人自身的困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