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灞亭暮,相看愁自深。河边草已绿,此别难为心。
关路迢迢匹马归,垂杨寂寂数莺飞。怜君献策十馀载,今日犹为一布衣。

注释:

  1. 对酒灞亭暮,相看愁自深。河边草已绿,此别难为心。
  2. 关路迢迢匹马归,垂杨寂寂数莺飞。
  3. 怜君献策十馀载,今日犹为一布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未来前程的关切。
    首句“对酒灞亭暮,相看愁自深”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夕阳西下,两人相对而立,眼中充满深深的思念和忧愁。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所以这种情绪显得尤为浓烈。
    颔联“河边草已绿,此别难为心”承接上文,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悲凉氛围。这里的“河边草”既指自然景色,又暗喻人生的无常。诗人用“此别”来强调这次别离的不易,也暗示了他对朋友未来道路的担忧。
    颈联“关路迢迢匹马归,垂杨寂寂数莺飞”则是从空间的角度来写离别。这里,“关路迢迢”形容旅途遥远,需要骑马归来,“垂杨寂寂”则描绘了春天杨柳依依的景象,但鸟儿却早已飞去,给人一种春意盎然而又稍带萧瑟的感觉。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离别的艰辛,又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
    尾联“怜君献策十馀载,今日犹为一布衣”是对友人的赞美和鼓励。诗人在这里提到了友人过去为国出谋划策,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献策”一词即指此)。然而,如今他仍然只是一个平民百姓,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荣誉和地位。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过去的敬仰之情,又透露出他对友人们未来的期待和祝福。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描绘一幅送别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关切。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