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用因埏埴,时行任比方。
连阶□□□,□□□□□。
【注释】:
及第:考中进士。礼部李侍郎塼道,名不详。《全唐诗》存其《题郑处晦新居》,诗云“一轩明月满西楼”,可知为唐时人。
埏埴(yān zhí):和泥做成陶器。比喻科举登第。
因:于是。比方:比喻、比拟。
连:连绵,接连不断的样子。阶:台阶、门阶。
□(bēi bō):“勃”的异体字,形容台阶上层层叠叠的瓦砾,也指阶梯。
【译文】:
因为科举得中,所以被任用,就像泥土和泥浆一样,随意用来制作陶器。
科举登第后,我进入读书院学习。
我登上了层层叠叠的台阶,就像连绵不绝的山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科举及第后进入读书院所作。首联直接点出自己及第之后,得到重用的得意心情。颔联则进一步抒发这种得意之情。诗人说,因为我科举得中,所以我得以被任用,就像泥土和泥浆一样,随意用来制作陶器。这里,诗人以泥土和泥浆比喻自己,说自己就像泥土一样被随便利用。而泥土和泥浆又都是可以捏造成各种形状的,所以诗人又说,我的才华就像泥土和泥浆一样,可以随意捏造成各种形状。
颈联进一步描写自己的得意之状。诗人说自己登上了层层叠叠的台阶,就像连绵不绝的山峦。这两句写景,既写出了作者的得意之状,更通过写景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诗人通过写自己登上层层叠叠的台阶,来表达自己仕途上的一帆风顺和步步高升。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自信和对功名的渴望。
尾联再次点题,表明自己虽然得到了重用,但仍然要努力学习。诗人用“勃”字来形容自己登上层层叠叠的台阶,既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登上台阶时的威武雄壮,也寓意了自己的前途无限。同时,诗人也用这个“勃”字来表示自己对自己前途的信心和对功名的执着追求。